中易网

中观 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30  
解决时间 2021-10-14 02:33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10-13 03:00
中观 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10-13 03:33
佛教的一切义理都在中观义中,中观义理是佛教的纲领。

以下文字,可谓概括了佛法意思的大概: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而其根据,在于:

  以有空义故  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  一切则不成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


也就是缘起法。

中观,大乘佛学的两大基本潮流之一。其创立人为大乘佛教思想家龙树。龙树哲学的中心论题是“空”。空在原始佛教中就有流露。但龙树赋予它中道的含义。所谓中道介于有与非有的断定之间。龙树并未肯定存在与非存在两极端,而仅仅是承认因果关系又拒绝因或果本身会有自性。龙树提出“八不”命题即以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来表述作为他以中道和空论为基础的缘起学说。龙树的中道观旨在否定事物本性是有或非有的见地,在坚持佛教作为宗教解脱之道的前提下,龙树宣称涅盘与世间无差异,既体现了菩萨道的理想,又反映了大乘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关心 。中观派在龙树之后350年左右分裂为应成中观与自续中观两派。前者主张中观立场应该是以归谬法来显示敌论者的错误,后者续中观一派以清辨(500~550)为代表,声称中观哲学应该构造自己的论题,具有自己的认识方法。龙树之后,中观学说被提婆、寂天、莲花戒等继承和发展。在9世纪之后中观学说被密教吸收,教理自身密教化的同时又为密教的神秘象征仪轨提供了哲学说明。
中观派的理论基础
 中观派发挥了大乘初期《大般若经》中空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法在内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因缘、缘会),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们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无自性)。所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他们看来,只有排除了各种因缘关系,破除了执着名相的边见,才能证悟最高的真理──空或中道。中观派在破除人们执着空有的两边中提出了“八不”的学说。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看)、不常不断(从运动方面看)、不一不异(从空间方面看)、不来不去(从时间方面看)。在他们看来,生灭、常断、来去、一异是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人们认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如果否定了这四对范畴,否定了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从而就显示了空性真理。他们还提出两种真理说(二谛)。认为在最高真理(真谛)空之外,还应承认相对真理(俗谛),对修持佛法的人应该说真谛,说空性真理,对覆盖无明(无知)的凡夫,应该说俗谛,即承认世界和众生的存在。中观派还进一步认为,作为最高修持境界的涅盘和现实世界在本性上是没有差别的,它们之间所以有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无明的结果,如果消灭了无明,也就达到了涅盘,为此,他们规定了五十二行位的修行阶段。继龙树、提婆之后,阐述中观理论的有罗睺罗跋陀罗,在罗睺罗以后200年中的传承关系很不清楚。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