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九九歌的南京歌诀

答案:1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01-12 13:11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1-12 03:54
九九歌的南京歌诀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1-12 05:19
南京人常说:“南京没有春秋天,过了夏天进冬天。”这话不假,开春后还没过几天舒服日子,夏天就来了。这夏天还格外地长,每年夏至过后,往往是“树梢不动天污燥,热浪滚滚夜难眠”。太阳一落,家家户户挥汗如雨的擦凉床,泼水浇地散热,泼了水的地面热气腾腾,冒着白烟。站在马路边上,简直就像站在火炉边上。甚至到了中秋,虽然早晚要盖凉被,但白天仍是闷热污燥得很。所以南京又被称为长江流域著名的三大火炉 (重庆、武汉、南京)之一,在南京汉族民间,有一套夏至后九九歌诀,简称“热九九”: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衫;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滴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半夜盖夹袄;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煤基;
九九加一九,已经过中秋。
这不,还没进九九,家家户户就打煤基,准备冬天升煤炉子烤火了。
这首歌诀,把夏至后三个月由炎热——最热——逐步转至秋凉的演变过程,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读过(明)张 岱《夜航船》的都知道他在南京秦淮河畔曾写的“夏至数九”汉族民间谚语。现摘抄如下:
一九和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
五九四十五,头带黄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
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过了中秋,这秋雨绵绵的,下一场,冷一场,一到冬至小雪前,南京人家就大张旗鼓的腌咸菜了。腌咸菜之风南京人很重视,尤其是居住秦淮一带的老家人家,三轮车、板车几百斤、几百斤地朝家里拉大青菜、雪里蕻,庭院的墙头上,屋顶上都铺满了腌好的菜。据唐人书中记载:“金陵士大夫家嚼齑菜,响动十里人”。难得十日晴,晒好腌菜好过冬。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故又称“长至”。冬至一过就进九了。在夏仁虎的《岁华忆语》中有“金陵谚云:
一九如九,作活添一绺(指女红);
二九一十八,河里冻死鸭;
三九四九,迎风插柳;
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前舞;
六九五十四,蔷薇发嫩茨;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行人拿纸扇;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才得伸脚眠,蚊虫龁蚤出。”
这首歌诀,又把冬至后三个月由寒冷——最冷——逐步转至春暖的演变过程,栩栩如生地描绘下来了。
在南京六合冶山一带还流传这样的九九消寒歌,歌词琅琅上口,也便于流传记忆:
一九二九,背起粪篓;
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沿路走;
五九六九,挑泥挖沟;
七九六十三,家家把种拣;
八九七十二,修车装板儿;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
“热九九”和“冷九九”加在一起,就把南京半年多变化多端的气候简明扼要地、形象生动地总结出来了,其余的只有小半年是不冷不热、比较平稳的气候。其实,“热九九”和“冷九九”歌诀其它地方也有,只不过是南京的“热九九”和“冷九九”与其它地方略有小异而已。九九歌实际上就是利用乘法口诀来描述时令气候的变化。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被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被通常称为“大九九”。也有一些“九九歌”中,在原有的乘法口诀中,添加了一些其他文化的内容,以增加其可读性。如《九九消寒图》诗: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
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
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
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
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
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
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
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
另,小学语文S版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