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

答案:5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01-12 20:58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01-12 02:33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1-12 03:56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有以下:
1、要积极:忘记背后,一切向前。
2、要负责:掩饰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
3、要儆醒: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4、要果断:你要详细知道你羊群的景况,留心料理你的牛群。
5、要顺服:顺服主权的人,才有资格担任领袖。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
6、要自律:唯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
7、要谨言:何时说话、何时沉默;一旦说出必坚守;说正面的话。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同金苹果掉在银网子里。
8、要慎行:和颜悦色、温暖开朗、平易近人;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9、要勤奋:凡事尽心竭力,必得丰厚的报酬;自觉自发、不计较、乐意、勤勉。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
10、要真诚:若在光明中行。
11、要有爱:关爱下属,彼此相爱启发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带动同仁形成风气。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
12、要关怀:关心他人是尊重他人的首要表现,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
13、要鼓励:鼓励可激发他人的潜能;振奋士气、鼓舞人心、高举他人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关键。
14、要饶恕:工作与感情分开;对于毒根扰乱污秽以及工作失误,事前告诫,可饶恕三次,量化可让下属的行为更加谨慎。
15、要温和:不粗鲁;我亲爱的弟兄们,……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心平气和、从容自若地解决问题;容忍、再容忍,不能忍的时候,慢慢地发怒,一对一处理,关怀的态度。
16、要喜乐:散步亮光,是为义人;预备喜乐,是为正直人。因神而欢欣,因心靠神而喜乐,并把喜乐带给众人。
管理员还应该具有以下三种意识:
一、问题意识
管理者是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存在,如果世界太平,人皆良者,则社会、组织均无须管理。
管理者应该是问题的终结者,矛盾的化解者或转化者,除此,便在这个层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管理者的问题意识表现在三个层面:①发现问题;②解决问题;③预防问题。
二、目的意识
当我们把目标制定得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却忘记了最初的本源,只是一味地奔跑,却离最根本的需求相去甚远。为了不使我们的行为南辕北辙,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为什么比怎么办更重要,目的比目标更重要。
管理者必须做对的事情,而绝非做更多的事情。我们的思维应该是目的、目标、计划、行动、评估…,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正确地思维,并在正确的轨道上安全前行。那种天马行空地飞越,往往却是不接地气,迷失了自己,远离了组织和团队。
目的明确,为使命而战。否则,就是一种绝对的背叛。
三、价值意识
任何管理者的行为,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维持,二是增值。
维持只是按部就班的活动,增值则须要有所创新,是一种更高价值的行为,它会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对管理者要求就只有一个——做有生产力的事情。
我们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我们不是把工作做完了就好,而要把工作做好。价值的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这便是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等,都是至关重要,不仅仅是企业的需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1-12 08:51
这个《新任经理全面管理技能提升训练》课程很实用,培训讲师是曹礼明老师。曹老师能根据学员的实际问题,进行互动分析和现场解答指导,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解决方案走,曹老师的培训被企业称为咨询教练式培训。

《新任经理全面管理技能提升训练》课程的详细信息和曹礼明老师的介绍:
  • 2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1-12 07:26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 4. 管理者的任务 5.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这个《新任经理全面管理技能提升训练》课程很实用,培训讲师是曹礼明老师。曹老师
  • 3楼网友:woshuo
  • 2021-01-12 05:48
我暂时保留我的看法!
  • 4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1-12 04:43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有以下:
1、要积极:忘记背后,一切向前;正面。
2、要负责:“掩饰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
3、要儆醒:“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4、要果断:“你要详细知道你羊群的景况,留心料理你的牛群。”
5、要顺服:顺服主权的人,才有资格担任领袖。“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
6、要自律:“唯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
7、要谨言:何时说话、何时沉默;一旦说出必坚守;说正面的话。“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同金苹果掉在银网子里。”
8、要慎行:和颜悦色、温暖开朗、平易近人;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9、要勤奋:凡事尽心竭力,必得丰厚的报酬;自觉自发、不计较、乐意、勤勉。“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
10、要真诚:“若在光明中行……”
11、要有爱:关爱下属,彼此相爱启发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带动同仁形成风气。“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
12、要关怀:关心他人是尊重他人的首要表现,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
13、要鼓励:鼓励可激发他人的潜能;振奋士气、鼓舞人心、高举他人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关键。
14、要饶恕:工作与感情分开;对于“毒根”“扰乱”“污秽”以及工作失误,事前告诫,可饶恕三次,量化可让下属的行为更加谨慎。
15、要温和:不粗鲁;“我亲爱的弟兄们,……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心平气和、从容自若地解决问题;容忍、再容忍,不能忍的时候,慢慢地发怒,一对一处理,关怀的态度。
16、要喜乐:“散步亮光,是为义人;预备喜乐,是为正直人。”因神而欢欣,因心靠神而喜乐,并把喜乐带给众人。
管理员还应该具有以下三种意识:
一、问题意识
管理者是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存在,如果世界太平,人皆良者,则社会、组织均无须管理。
管理者应该是问题的终结者,矛盾的化解者或转化者,除此,便在这个层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管理者的问题意识表现在三个层面:①发现问题;②解决问题;③预防问题。
问题的存在是一个常态,只是我们是否用心,是否善于从平常中去发现不寻常,找到问题所在,这是管理者的基本功,也是其成为管理者的先决条件,在于其是否有这种敏感的嗅觉,是否关注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细节,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
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下决心解决问题,使问题到此为止,却须要有勇气和信心,更须甘愿承担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对管理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量,是一种技能的体现,是对产生问题根源的探究,以及对多种资源的综合运用,是对于良好结果的保证,必须准确把握好天、地、人等要素,促成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更为高级的问题意识是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能够预知到问题的存在,并做好相关预案,绝非临时抱佛脚,而是把握可能性,并做好万全之准备。一些惨-案的发生,本质上是管理者的低能,或无能所造成,其实,就是管理者缺乏对问题的掌控,使之超越了理想的范围,转向了更加恶劣的局面,功夫只在素日训练的自我锤成。
二、目的意识
当我们把目标制定得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却忘记了最初的本源,只是一味地奔跑,却离最根本的需求相去甚远。为了不使我们的行为南辕北辙,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为什么比怎么办更重要,目的比目标更重要。
管理者必须做对的事情,而绝非做更多的事情。我们的思维应该是目的、目标、计划、行动、评估…,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正确地思维,并在正确的轨道上安全前行。那种天马行空地飞越,往往却是不接地气,迷失了自己,远离了组织和团队。
目的明确,为使命而战。否则,就是一种绝对的背叛。
三、价值意识
任何管理者的行为,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维持,二是增值。
维持只是按部就班的活动,增值则须要有所创新,是一种更高价值的行为,它会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对管理者要求就只有一个——做有生产力的事情。
我们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我们不是把工作做完了就好,而要把工作做好。价值的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这便是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等,都是至关重要,不仅仅是企业的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