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杨万里对自己以前写的诗为什么不满意?对《小池》这首诗为什么颇感满意?读了短文,你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1-08 23:30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11-07 23:24
杨万里对自己以前写的诗为什么不满意?对《小池》这首诗为什么颇感满意?读了短文,你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渡鹤影
  • 2021-11-07 23:34
杨万里从小就很喜欢读诗、写诗。他开始背了好多唐朝诗人写的律诗,后又学习宋代有名的丞(cheng)相王安石的绝句。成年后,他最喜欢“江西诗派”的诗。他模仿江西诗派的诗,写得特别有趣。到35岁的时候,他一共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可是,突然有一天他渐渐觉得,自己写的诗虽然精彩,但有时候不太流畅,不顺口,别人读得太吃力,有的还缺乏生活气息。他认为总是模仿古人的写法,没什么意思,是不会进步的,应该自己闯出一条路来。所以他下决心把以前写的一千多首诗放在院子里,点一把火全烧掉了,朋友和亲人看到这幅情景,都一个个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烧掉了旧诗,一切从头开始。杨万里不再模仿前人,独自开辟新的天地。公务之余,他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去与百姓交谈,到山野之中去听小鸟的歌唱,去观赏翠竹流水。他把听到的事情、见到的情景,都在笔下描绘出来,变成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诗歌。他还在诗中吸收民间俗话和群众的口语,使诗句好读易懂。烧掉了旧诗不走老路,他感到心胸舒坦了,视野开阔了,手脚放松了,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好写,便自由自在地描景抒怀。他写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他写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写乡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他写村童放牛:“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他写农村劳动场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他写祖国分裂:“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杨万里满怀深情,在诗中赞美大自然的风光,抒发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之情。他的诗像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象一幕幕社会风俗图,清新自然,活泼生动,给庄重的诗歌王国吹进了一股新风。他的号是“诚斋”,人们把他别具一格的诗歌称作“诚斋体”,在文学史上自成一派,影响深远。这正是杨万里敢于否定自我,勇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创新的结果。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