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大年三十上坟的由来

答案:3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01-12 15:17
  • 提问者网友:我们很暧昧
  • 2021-01-12 01:48
大年三十上坟的由来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摆渡翁
  • 2021-01-12 02:54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河南南召县一带基本都是大年三十上午去上坟。寓意是给老去的亲人提前送钱花。赶年集的时候买一些黄色的纸,都是成塌的纸。把纸放在桌子上,用一百元大钞放在纸上压几次,然后按顺时针把成塌的纸旋转的盘开,盘成扇子型,按照坟头的多少和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大小不等的份数。带上鞭炮就去上坟祭祖了。烧纸放鞭炮磕头就是所谓的上坟祭祖。一般都是父亲带着儿子去,目的是让下一代认识自己的亲人坟头在哪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1-12 04:31
中国有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通常是在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辈要准备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到死者坟前进行祭祀,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
民间农历过年要祭祖。在大年三十这天,早上妇女张罗饭菜,男人则准备上坟的祭品。首先是准备纸钱。将草纸裁成10-20厘米宽、20-30厘米长的样子,具体长宽根据习惯而定,但一般都是这样的长方形。用铁做的半圆形凿子在其上相对处击打,形成两个半圆相对又有一定距离的圆状,表示给祖先烧的是银元和铜钱。也有的用木刻的如钞票样的印板在草纸上印制成钱,上面一般写上面额大小。或者用五十、一百元的人民币,在其上吹三口气,再放在草纸上用拳头打三下,表示印下了一张钱。接着准备鞭炮、酒、香。最重要的是选上好猪肉放入锅内煮熟,切成碗口大小的方块状,放入碗中做祭品,叫做"刀头"。
上坟祭祖时,由本家老爷们带领全家老小,除了太小和太老的外都必须参加。祭祖时,先将祖坟前后左右杂草清理干净,再三扣九拜,祭献刀头,焚三柱香,烧纸钱,放鞭炮。祭祀完后才能回家吃饭
  • 2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1-12 04:18
一般年前需要上坟,表明怀念逝者或主先,但应该提前几天上坟,错过大年三十为好。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