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贵州民族元宵节风俗作文

答案:1  悬赏:70  
解决时间 2021-10-16 23:24
  • 提问者网友:记得曾经
  • 2021-10-16 17:02
贵州民族元宵节风俗作文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末日狂欢
  • 2021-10-16 18:33
土家族过年和汉族不同,要过“赶年”,在土家语里称“起老嘎卡”,是湘西土家族民间最大的节日。过赶年时间是:如腊月大,过二十九日,如腊月小,则过二十八日。因为总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叫做过赶年。
土家族过赶年,具体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即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到过“赶年”这天,每天都有具体的安排;二是敬神阶段,即在过“过赶年”这天的下午三时左右,按照顺序先后敬供历代祖先、彭公爵主、灶神、土地神、四官神、门神等神灵;三是正式过“赶年”,即全家男女老小,共吃团年饭,边吃边唱祝酒歌,一派热闹气氛。吃完团年饭后,全家在火床上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刚进凌晨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进行抢年。
土家族过赶年在湘西州西北的龙山、永顺、保靖等各县均普遍存在,一直延续至今。
土家族过“赶年”,始于明朝中期,相传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由于朝政腐败,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大肆袭扰,朝廷曾多次派大军抗倭,都惨败告终。尚书张经上奏朝廷,请征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准奏,派经略使胡宗宪督办。永定书茅岗土司覃尧之深知一去难返,决定与亲人过最后一个年,于是下令:“蒸甑子饭,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过年再出征。”
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传承至今,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一年一度的纪念土家族抗倭胜利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传承土家人古代文明和祖德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土家族饮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土家族一年一度农耕文化的热烈祝贺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因时间紧,来不及作许多菜,就来个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这道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士兵前线后,很快打败倭寇,收复失地,世宗亲赐匾额,上书“东南战功第一”。志书记下了这段历史:“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将士,除夕,倭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
“赶年”习俗体现了土家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甘愿为国捐躯的博大胸怀,是土家人民的骄傲。
土家族过赶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征,为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伦理学等学术研究,提供很好的学术研究价值。


苗族的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