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我们应该怎么去学习海底捞

答案:1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10-16 21:44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10-16 13:20
我们应该怎么去学习海底捞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白昼之月
  • 2021-10-16 14:05
海底捞相信人性里的善良、质朴、易感,它并没有利用人性而是坚定的“信任”,相信自己的员工
,相信顾客,即使是遇到了少数难缠的、苛刻的顾客也绝不动摇这份“信任”,不滥用技巧
,不为讨巧,只为人心中的柔软,不为了迎合,只为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喜欢跟海底捞的服务员聊上几句,喜欢他们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喜欢看他们憨厚的笑容和真诚的目光,我有时甚至会问些“不便回答”的问题,比如他们的
工资、比如是否想要过放弃、比如是否累到想骂人,我总是只能在一问一答间发现这些孩子们的可爱,他们真的是有问必答,在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没有把
海底捞重视人才的培养,所有的管理者无一来自外界招聘,必须从普通服务员一步步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海底捞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不会有丝毫变质。海底捞的董事长张勇将“培养员工”作为海底捞发展的战略基石,
难道海底捞不考核单店的利润吗?答案是:确实不考核。因为,
企业考核什么,员工就关注什么,管理者就会将精力向考核点倾斜,“追求”利润始终不是海底捞的第一要务,张勇认为,利润是客户满意和员工满意的结果,客户和员工满意了,利润自然就来了。单店的利润更多跟选址有关,不是店长能决定的。实际上,海底捞不仅不考核单店的利润,在整个公司也不把利润列入考核指标,因为在张勇看来,考核利润同把海底捞开到中国每一个角落的战略目标是相冲突的。如果硬要考核利润,不仅劳民伤财,还会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那么海底捞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健康和从容的发展步伐。
做企业与做人是相同的,通过一个企业能看到这个企业的掌门人的做人的哲学,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是把追求人生境界看的比生意更重要的董事长,张勇曾坦率的告诉媒体,在开第一间店时,他并没有想到这么多,全都是凭直觉做,海底捞的管理方法是他和他的团队十几年来一点
一滴摸索和积累下来的。海底捞的管理者在决定每一项管理政策时,更多靠的是对人性的直觉理解;靠的是对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直觉理解;靠的是对餐馆服务员
苦到头赚来的利润,我应该拿多少,员工应该分多少?还应该投多少到充满风险的生意中去?公司亏钱了,员工要回家过年,除了路费,还应不应该再给他们买年货的钱? 张勇多次拒绝了多家创业投资抛出的诱人的投资条件。他知道,当人力资源还没准备好,拿大把资金快速开店的做法,只会让海底捞风光一时,却会让品牌很快死掉。很多投资银行家的逻辑是,只要有了好的品牌、制度和流程,加上他们的资金就可以快速扩张占领市场。可惜,这些手握大把资金,满脑商业模型,一心想快速创造赚钱奇迹的银行家们,忽略了文化、忽略了人性、忽略了海底捞的真正的热衷是什么。 人和生意,成长都需要时间。是一个个具体、不同的人影响了一桩桩具体的生意的成败。人能创造流程和制度,也能改变流程和制度;人能聚财也能散财;人才是
生意的灵魂。流程、制度和资金都只不过是工具。从海底捞目前的管理做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勇没有把赚钱放在首位。因为他没有像一般企业那样把利润作
为考核指标;没有像一般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老板那样尽量节省员工开支;没有像一般民营老板那样紧紧把握财权;没有一般企业那样快速扩张的冲动。相反,他的管理方法更多体现了“以人为本,追求公平”的理想主义,这在崇尚实用主义的企业家群体中实属少见。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企业家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想创一番事业。要想事业继续,就必须不断创造顾客。要想创造顾客,就必须让顾客今天尝到甜头,于是就要
减少今天的利润。”也许张勇在创业之初并不了解德鲁克的管理哲学,甚至没有听说过鼎鼎大名的德鲁克,但是海底捞的管理精神却暗合了德鲁克的思想精髓。 海底捞的追求,我懂,去过海底捞的人都会感受到,并永远难忘。海底捞永远把客人的满意度放在第一位,它做到了!人性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做企业就应摒
弃那些人性中的狭隘、趋利的阴暗面,更应发扬人性中的善良、温情、柔软的阳光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