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试听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1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01-11 12:44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01-10 22:34
试听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1-10 22:43
道德信仰在人生中、在社会的道德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但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有度的规定性,超出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就道德信仰来说,如果超出了信仰的度,走向狂热、迷信和盲从,就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人们对道德信仰的正效应比较强调,但对其负效应却认识不够。因此,为了全面了解道德信仰的功能,为了正确发挥道德信仰的作用,有必要对道德信仰的负面效应的表现及其克服加以说明。
一、道德信仰负效应的主要表现
1. 从道德信仰的对象看,主要表现在: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会有不同的道德信仰对象,这些对象本身中有的可能就不合理、不具有真正的道德性,对这些道德的信仰也会产生负面效应。“不同的理想、信念、信仰其作用是不同的。革命的、进步的、有益的理想、信念、信仰,有积极的精神支柱作用,能鼓舞人们前进。而错误的、有害的理想、信念、信仰,有严重的腐蚀作用,会毒害人们的灵魂,危害人们的健康,腐蚀、瓦解人们的意志,甚至会危害社会安定,给社会造成灾难。”[1]人们信仰的道德有可能本身就不合理、不符合人性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么,人们对这种道德越信奉、越强化,就越不利于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如中国古代道德信仰中的“三纲”,本身就是建立在人的不平等的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严重倾斜,体现着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这种道德信仰对象被人们长期信奉的结果是严重地阻碍民主制度的产生,导致了“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以及一大批愚忠、愚孝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德闹剧和悲剧。人们一旦对某种道德价值体系笃信不疑,就可能使其封闭而排他,就可能使其僵化而拒斥权衡和变通。从信仰主体的思维模式看,“主体思维一经形成僵化模式,立刻就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灵活性、可塑性和勃勃生机,以一种强有力的惯性沿着既定的轨道进行下去,直至完全陷入死胡同还在高傲地自命不凡。”[2](P231)
2. 从道德信仰的主观方面看,主要表现在:
对某一道德价值体系的信仰情感和意志的过分膨胀,有可能导致道德狂热、迷信和盲从,从而使道德目的化、绝对化、教条化、至上化和神圣化。洛克曾说:“所谓狂热就是要排弃理性。”[3](P689)狂热是一种非理性的激情,是一种病态的、失去理智的激情。狂热一旦目标或方向错误,就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狂热比无知还可怕,狂热加上无知更可怕。针对基督教信仰的狂热及其后果,罗素曾说:“历史上无论什么时期,只要宗教信仰越狂热,对教条越迷信,残忍的行为就越猖狂,事态就变得越糟糕。在所谓宗教信仰的时代里,当人们不折不扣地信仰基督教教义的时候,就出现了宗教裁判所和与之俱来的严刑,于是也便有数以万计的不幸妇女被当作女巫烧死。”[4](P24)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信奉某种道德,就直接根据这种道德的规范或要求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而不再进一步追问这些道德规范本身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道德的终极目的。
3. 从道德信仰的实践活动看,主要表现在:
一旦道德信仰作为一个精神系统不再是一个灵活的、开放的系统,它就会导致人们的思想僵化、情感狂热、意志膨胀,在行为上就表现为不加理性判断的盲从。这种行为既有高度的自觉性,又有很大的盲目性。正如我国学者郑寒芳所指出的:“这一盲目性主要表现为对社会道德环境和人的本体价值的漠视,仅以已有的所谓道德良心去履行义务。历史上的‘愚忠’、‘愚孝’、‘贞节烈女’便是这种盲目性的范例。这样,信仰程度越高,道德自觉程度越深,反而距离道德终极目的和本体价值越远。”[5]青年学者任建东也曾谈到:“由于道德被圣化,缺乏批判性、超越性,只能亦步亦趋地盲目遵从道德律令。这样,信仰的程度愈深,道德自觉的程度愈高,反而距道德目的愈远。”[6]
二、道德信仰功能负面效应的克服
在实践中克服道德信仰的负面效应,应注意几个方面:
1. 在对道德的信仰中保持开放态度
道德信仰作为一种价值观系统,必须保持对外开放,才能维持其存在并保持生机活力,处在活的有序中。如果它不能保持开放的态势,如果它以封闭求稳定,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死的有序,就会逐渐丧失生机而走向衰竭。而信仰的特点恰恰是一种稳定的结构,道德信仰作为对各种道德主客观因素的整合,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这是道德信仰具有各种正面功能(提高道德境界、塑造道德人格、推动道德行为、维护道德秩序)的原因,可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道德信仰系统如果不保持开放态度,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自我完善更新,就会陷入保守、停滞、滞后;如果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就会远离道德初衷而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道德信仰中应保持开放性心态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对某种道德价值体系信仰的同时,对其他道德价值体系和其他不同的道德信仰应该保持宽容态度,对不同于自己的道德信仰价值标准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应保持宽容、理解、感化的态度和方法。时代正朝着自由、民主、开放、价值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应该允许类似悲剧重演。在道德信仰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一种全方位的开放意识和态度。“道德信仰的开放性态势应是全方位的开放。首先是对自身的开放。一方面应认识到自身必然存在不足,允许和欢迎来自不同角度的批评和建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应不断地吸收各种合理因素,完善自身。如果固步自封,使自身脱离社会生活,必然变得落后与反动。其次是对异己道德体系的开放。”[6]不能仅仅把异己力量的存在当作一种威胁,也应该把它当作一种动力和资源。
2. 在相信和怀疑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张力”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构成一个完整事物之间的、由于双方的对逆互拉所造成的、离开‘介质’之趋向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状态。……理解张力的关键,不在于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静态的互补结构,而在于把它理解成一种由于结构互补而可以创新或能动地掌握它的作用对象的功能原则。”[7](P284)信仰和怀疑就是人类精神社会中一对张力对子,“只有怀疑没有信仰,人的精神意识会成为一种盲动的不可琢磨的意识流;而只有信仰没有怀疑,人的精神意识又会成为一种不起波澜的池水。适度的张力,就是在信仰的基础上怀疑,在怀疑的基础上信仰。”[7](P285)只有经得起怀疑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只有在一定信仰基础上的怀疑才是真正的怀疑,才不至于滑进怀疑主义、相对主义的泥潭。我们应具有批判精神,要信仰而不要信仰主义;要怀疑而不要怀疑主义。道德信仰作为对道德理想目标的追求,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在信和疑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始终保持一种反省、批判和超越的态度。这样道德信仰才不会走向封闭,不会走向僵化、教条化乃至异化。
3. 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道德信仰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P18)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现实物质活动,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桥梁,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中介力量和活动,具有检验意识正确与否和价值如何的最终尺度。作为来自社会生活又指导社会生活的道德及其信仰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是人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实践活动。道德信仰就是道德主体实现其对象化的过程,即通过道德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把自己的需要、意志、能力、理想外化为现实对象的过程。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又检验人们的道德信仰,正像实践检验真理一样。人们的道德信仰应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校正自身,以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P16)道德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不能由道德自己来决定,最终要有道德所追求和所达到的目的来决定。如果这种道德本身就不合理或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丧失了其合理性,人们就应该调整自己的这种道德信仰,而不能只谈“应该”不问“为什么应该?”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经常回到真正的道德的最终价值基础上进行反思,根据道德实践的效果对道德本身加以审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