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什么是煎茶?煎茶怎么泡?要用上投法、中投法、还是下投法?

答案:1  悬赏:30  
解决时间 2021-10-18 19:51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10-17 21:19
什么是煎茶?煎茶怎么泡?要用上投法、中投法、还是下投法?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10-17 22:19
茶歌
我生青山壁,白云枝上眠。春来发新翠,一叶如一钿。谁家采茶女,撷我在雨前。解衣来纳我,春衫馥若仙。清歌间续发,口齿愈缠绵。焙成竟不顾,弃置十五年。一朝升炉火,惊伊非旧颜。青春两憔悴,憔悴复谁怜?炉上岭头木,壶中岭角泉。幸未及契阔,犹可共相煎。
采茶危崖侧,将以贻所欢。闻君将远渡,舟楫恐不安。新茶辟瘴疬,或可助加餐。朝来雾渺渺,归去月团团。但忧时不与,何敢畏春寒。焙茶犹未得,艇子过前滩。君向千山去,妾立青竹竿。阿母来相问,茶烟射眼酸。从今无穷泪,如何一一瞒。生涯容易度,儿女各扶栏。思君若隔世,悲欢自相残。君何复归来,遗我酒一坛。谓有十年恨,酒色殷如丹。长跪谢君意,呼儿脍金盘。揖让全宾主,听君话翻澜。微笑依然好,旧梦已成瘢。君来天将午,君去月如丸。自汲山泉水,烹茶向夜阑。一刹灰如烬,一刹碧如纨。清芬尤触目,宛然枝上珊。渐舒渐黄暗,余绪空如兰。时过珠为土,强饮亦何堪。隔泪遥相酹,归月正蹒跚。
采茶复采茶,采茶在南山。山路逐溪转,溪水九连环。但见溪石上,苔痕空潸潸。采茶复采茶,采茶下南山。年年采茶女,茶歌亦潺潺。茶亦年年翠,鬓亦年年斑。光阴驱逆旅,曾几见人还。相思莫相逢,相逢莫相关。浑浑犹可耐,昭昭安可芟。愿如无情月,终古卧高寒。
莆田茶话———《饮茶歌》
在宋代,政治家、书法家、园艺学家蔡襄,撰写了农艺名著———
—《茶录》,对福建茶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日本和世界茶
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清代,莆田人道克诸生朱粲如先生创作了《饮茶歌》。据清代郭
钱龄的《吉雨山房集》记载,这是他为好友陈兰士而作的,其歌曰:
摭下诗债心情清,秋风吹我城南行。
书仓巷口忽停足,我有好友能弹琴。
主人抱膝坐修行,凤尾拂云寒萧森。
入门不作寒暄语,呼童汲水将茶烹。
竹炉汤沸蟹眼活,瓶笙吹作水龙吟。
龙团雀舌试奇品,种种为我开金罂。
瓷瓯浅小名若深,涓涓滴滴润枯吻。
兴奋养神喜不胜,覆鼻余沥闻芳音。
贱子正渴思吞海,饮酒口去嗡如长鲸。
千杯万杯不辞醉,一斗一石还自倾。
似此咀嚼耐寻味,何以能解我醉醒。
安得庐同六七碗,顿使两腋清风生。
这首《饮茶歌》,全篇24句,168字,却把茗饮韵事,写得淋漓尽
致。朱粲如、陈兰士应是清代的“茶禅三昧”,故有茗饮之风。如果是
饮茶的门外汉,谁还能尽述个中之味?可以说,《饮茶歌》使《茶经》
生色不少,也是对《茶录》的实践和体味。诸如此类的茶话,在莆人的
古籍中,并不多见。
据《吉雨山房集》中的人物传记载,朱粲如,名英;陈兰士,名焘
,他们都是清道光乙酉(1825年)拔贡。二人擅长“诗文篆隶,尤善画
兰,鼓琴”。
我认为,《饮茶歌》与《茶录》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古代茶
文化的佳作,也都具有较高的科学和文化价值.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