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三尾蟋蟀怎么饲养谁知道?

答案:3  悬赏:60  
解决时间 2021-10-14 03:02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10-13 05:27
三尾蟋蟀怎么饲养谁知道?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鱼芗
  • 2021-10-13 05:33
听声抓虫   
草民捉虫一般在半夜到达目的地,先不忙捉虫、把这一片地的虫叫声先听一遍,这叫洗耳朵,因为不同地块的虫出土有先后,品种也有差别,如远听一片虫叫、近听一只虫叫,可确定有好虫、如近听也是一片虫叫,可以走了,一是虫嫩·也是虫小,不可能有好虫。   
确定在这一片地里捉虫后,有几种情况不放过:一·大叫声不放过、二·急叫声不放过、三,怪叫声不放过。   
大叫声,一般黄叫声喉咙就比其它虫粗,青黄不可欺嘛、如果是大叫声,别急,再听听是否是孤叫声,所谓孤叫,就是与周围的虫叫不合拍,它是否起叫,完全是单独的,如跟其它虫一起叫一起停,便是黄叫也是小虫,另外再听一下,大叫声必须起音低沉,中间激昂,再低下去停叫,不能突然高昂,突然停下,(受惊吓停下不算)如突叫突停,虫嫩嫩啦,举个例子、就象重型卡车不能急刹一样、如一下刹停、没有惯性,厘码不太大滴。   
急叫声、一般紫门里的东西,常有急叫声,黄–青都少听到有急叫的,除非在打架被你撞上。”迪·迪迪”,急叫声,叫声虽清脆,但传声不远,十米开外如能听到急叫声,这虫一定很大、很老足,急叫声虽急,一定要有停顿的节奏,如一味傻叫,象蝈蝈一样没完没了,虫尚嫩,厘码有限,超过一正半的不多。   
怪叫声,实际上,真正的怪叫声,就是一声高一声低,一声清一声沙,有时听准了是清口叫,翅膀拉了几下就出现沙声、哑壳声,这时先抽根烟定下心,这种叫声,不论青黄紫,或大或小都是能咬两口的。   
所以出去捉虫、别抱怨捉不到好虫,先练练听觉,别把时间浪费在捉小虫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duile
  • 2021-10-13 06:35
雄虫要单独饲养,使用磴浆罐配过笼、水盆和食板。盆先要用清水浸泡几天再阴干使用。饲料早秋使用小米粥、玉米和大米饭粒即可,佐以苹果泥。中秋后一般是白露后配上三尾,早晨放进去,傍晚将母蛐蛐再抓出来即可。晚秋(十一以后)可以适当喂荤食,例如煮熟的虾肉或面包虫。 判断蛐蛐的好坏简单的讲就是头大出角、脖子长宽、牙大厚、大腿粗壮、弓背(虎背熊腰)即可,作为蛐蛐普通爱好者就足够了
  • 2楼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10-13 06:27
一、选种配对    人工繁殖蟋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体大、善斗的上品蟋蟀,所以挑选留种的雌、雄蟋蟀很重要。    挑选雄虫的要求应该都是将军虫,一般避免用斗败的蟋蟀留种。    选择雌性三尾应体大,产的卵也大,以后孵出的幼体个头也大。三尾在早秋季节就要收养,此时三尾刚刚羽化,在野外交配次数不多,有些还是原雌。如果在中晚秋捕捉,三尾在野外已交配多次,大腹便便,腹内的种气已经混杂,不能达到培育良种的要求。早秋捕得型大的三尾,也要精选出头大、脸长、斗丝贯顶、项宽、体型丰厚、翅长、六爪白净、肉身细洁、色不浑的,以供育种之用。    留好了理想的雌雄良种,配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配对的雌雄蟋蟀最好选用同色虫。如头色、斗丝的颜色及虫体颜色等要相同或相似,这样孵化出来的后代颜色比较纯,便于精选定色。②配种的雄蟋蟀一定要养到可以出斗前后,最好在秋分节后进行正式配种,此时的蟋蟀是健壮时期。配种后所产的卵得到的后代也最强壮,种也纯。③雌雄蟋蟀配种(结铃)最好3~5次,这样可以确保产出的卵完全受精。    二、产卵保存    结铃后的三尾,一定要找个地方产卵。因此结铃前必须先准备好产卵的工具。取一只30厘米左右的瓦盆,洗净后在日光下曝晒消毒;取黄砂适量洗净,在炉上炒干消毒;取园土适量,搅碎晒干;砂、土按1:   5加水适量拌和,以下见干土为宜,不能过湿。铺入瓦盆约7~8厘米厚。将要产卵的三尾养人,它便会在土中产卵。也可用吸水性好的卫生纸或餐巾纸卷成直径似二硬币一样粗的纸条,围成盆的四周滴水使纸湿透。这样三尾也会在纸卷内产卵。一头雌蟋雌一生中产卵约200粒,   孵出的若虫中雄性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余都是雌性。而若虫要养到四龄以上才能辨出雌雄,这给人工孵化饲养蟋蟀加大了工作量。把三尾产出的卵轻轻取出,用放大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卵的形状略有不同。一种卵的形状两头比较尖,而且数量不多;另一种卵两头比较圆,比前一种卵略短略粗,数量远比两头略尖的卵为多。实践证明两头尖的卵多数是雄虫,而两头略尖的短、略粗的卵是雌虫。在孵育前将卵从土中挑出,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管是选雌性卵还是雄性卵,一定要选卵粒饱满,色泽匀均,卵粒大,长约在2毫米以上,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5   月中下旬或6月初,若虫便破壳而出。但是人工收集的虫卵放置在室内,比室外温度要高,所以卵的孵化时间要比室外略有提前。如果不想使卵过早孵化,可以将盛卵的容器搬到室外,放置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使卵和自然环境温度保持一致,若虫出土的时间就不会提前了。但是要注意,有卵的土质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能让土太干,否则卵易死亡。当然土也不能过湿,以湿而不渗水为佳。    三、孵化饲养    孵化前,将卵按要求挑选出,放置在容器内。容器底部应有泥土。虫卵放入后,再用一层薄土覆盖(土必须碾碎晒干,然后洒少许水)。隔3~5日,应该用水稍稍浇洒一次,使泥土保持一定湿度,可保证虫卵的顺利孵化。浇洒的水应该用清洁的河水或雨水。如果用自来水,必须放置多日再用。    1、孵化温度    蟋蟀的卵在温度25℃~30℃时开始发育孵化。越冬卵到四五月份,温度便达到25℃~30℃。从卵孵化为若虫,一般约需20~25天。在保持一定湿度的前提下,只要给予适合孵化的相应温度,若虫便破卵而出。所以在人工繁殖时,只要创造虫卵孵化的条件,虫卵几乎在任何季节孵化。    2、养殖场地    若虫孵出后,应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对若虫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所以在若虫孵化出壳前数日,就要选择一个理想的人工养殖场,并着手做准备工作。养殖场的土质一定要好,其一是土质疏松肥沃;其二是没有被有害物质污染过。养殖场地要高爽,排水性好,不易积水,养殖场的四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