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古代官职中是左大还是右大

答案:7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4-27 19:06
  • 提问者网友:护她一生,唯爱
  • 2021-04-27 13:23
古代官职中是左大还是右大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一池湖水
  • 2021-04-27 14:10
中国由于多民族的原因产生了许多的文化差异,对左右的认识并不尽相同,漫漫的历史长河折射出了中国人的左右不定。中国历史上可考的最早的左右观在先秦时代,我们可以从同时期的经典著作《老子》里得到清晰的考证。“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老子》31章)只有见血不祥的事,才贵右。左是生位阳位,右则是阴位死位;也因为在办丧事时也贵右。《礼记·檀弓》篇记孔子有姐之丧,郑注云:“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可见,在当时的主流观念是左主吉,右主凶。

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变迁和多民族的文化差异都在官位的称谓上显现了中国人的左右观。依据中国官职的历来传统,即使同一官职,亦要冠之左右以区分高低。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时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到了蒙古族统治的元代,不但左右丞相和左右丞都是以右官居上,更是发展到连考科取士也分左右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左榜自然低于右榜。而到了明朝,又回复了尚左的传统。 回答:2005-12-08 19:52 共0条评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废途浑身病态
  • 2021-04-27 18:48

好像是左是正职 又是副职

  • 2楼网友:佛说妍妍很渣
  • 2021-04-27 17:54
所谓“无人居其右”,可说明“右”更高贵
  • 3楼网友:晚安听书人
  • 2021-04-27 17:31
右尊左卑
  • 4楼网友:颜值超标
  • 2021-04-27 16:52

左比右大

  • 5楼网友:苦柚恕我颓废
  • 2021-04-27 15:19
  • 6楼网友:糜废丧逼
  • 2021-04-27 14:56
长期的社会实践,在汉文化圈里渐渐形成了"右尊左卑"的文化积淀。例如《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学国老于右学,学庶老于左学。"郑玄注:"右学为大学,在王城西郊;左学为小学,在城内王宫之东。"由于"国老"是尊于"庶老"的,自然"右学"也就尊于"左学"了。汉魏以后则又称世家大族为"右姓",如《后汉书·郭伋传》云:"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2]这也显示出"右"的尊贵性。 "右尊左卑"的观念适用于中国古代官职,例如右丞相一般高于左丞相。秦代的二十级爵位中,第十级是左庶长,十一级是右庶长,十二级是左更,十三级是中更,十四级是右更。而第二十级是最高的,可见右尊于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3]也是以右为尊。右尊左卑的另一个表现是升职一般称"右移",降职则称"左迁"。例如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里失意的诗人是"左迁九江郡司马"。 然而中国古代文化中左右的尊卑之属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地域以及使用范围的变化而变化。《汉书·周昌传》:"吾极知其左迁。"郑玄注:"是时尊右而卑左",从"是时"二字即便我们还不敢断言郑玄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尊左卑右"了,但也至少说明"左右尊卑"是带有时代性的。例如同为《史记》记载,《汉文帝纪》有"右贤左戚"句,韦昭注"右犹高,左犹下也";[4]而《魏公子列传》则有"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这里魏公子"虚左"是为了表达对"侯生"的尊重,说明战国年代的礼节还是"主右客左,左为贵的"。从地域差别看,楚国的官职就与秦相反,左司马是高于右司马,左尹高于右尹的。又《老子·三十一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陈鼓应释为:"君子平时以左方为贵,用兵的时候以右方为贵……吉庆的事情以左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5]这里不仅持的是"左尊右卑"的观念,更指出在不同场合,左右的尊卑会出现逆转。 参考文献:摘自北语新闻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