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如何确立教学目标

答案:1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10-17 06:46
  • 提问者网友:眉目添风霜
  • 2021-10-16 20:03
如何确立教学目标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10-16 21:11
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的三原则:具体、集中、恰当1、具体:指目标的内涵明确,不空泛。比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之类的教学目标,就未免空泛,这不是某节课或某几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课程目标。又如,有教师把《晏子使楚》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习晏子的说话艺术”。但教师没有明确“类比譬喻”、“避实就虚”等论辩策略。目标不具体、不明确,导致教学内容的实际缺失,以致教学效果空落。学生学完这一课,对于“晏子的说话艺术”,到底领会了什么?2、集中:是指一节课(或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目标不能过多,能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已很不易。3、恰当:恰当的依据是:(1)课程体系与单元结构中的位置;(2)文本自身的特点(特别注意文体特点);(3)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的表述原则(1)主语应是学生。不能写成“使学生……”、“培养学生的……”(2)加强逻辑性,各条目标之间不能重复、交叉。(3)不能把教学目标混同于教学过程或教学策略。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和讨论”等字样,就不宜写在目标里。(4)恰当选择目标的行为动词。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的主题。(5)注意兼顾“三维目标”,尤其是对“情感态度”和“方法”目标的单独表述,可以提醒老师们屏弃“知识点本位”的教学思想,思考这节课要教学生什么具体方法、渗透什么情感态度。关于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操作,我们将在下节展开说明。(6) 目标应该可观察、可操作。行为主义的教学目标论,认为一条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对象、行为、条件、程度),例如:复述课文内容,学生的口述 要具体涉及事情的时间、经过、结果。条件 对象 行为 程度老师们平时写教案,不必这么烦琐,但也一定要考虑目标的具体、可观测。比如“理解课文的主旨”,什么是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如何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因此,我们可补充一句:“理解文章主旨,为这种思想举出生活实例”。当然,教学目标有两类:行为的、体验的,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可以行为化、外显化。但是从目前教师表述教学目标的普遍问题来看,我们还是要提倡加强目标的可观察、可操作。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怎样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许多老师的教案中,所谓的“重点”、“难点”,只不过是从教学目标中摘出一条做“重点”,再摘一条做“难点”,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又没有真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致使“重难点”形同虚设。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