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比较下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的特点

答案:3  悬赏:60  
解决时间 2021-04-28 05:15
  • 提问者网友:乏味沐染
  • 2021-04-27 12:34
如题~~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堕落奶泡
  • 2021-04-27 13:48
凝集反应就是分子聚集在一起,就好比海带可以飘在水里;
沉淀反应是2种不相容的物质,重的沉淀在下面,就像沙子在水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飘零作归宿
  • 2021-04-27 15:36
为什么那?
  • 2楼网友:气场征服一切
  • 2021-04-27 14:11

凝聚反应:

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agglutination)现象。

凝集反应的发生分两阶段:①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②出现可见的颗粒凝集。通常,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悬液中带弱负电荷,周围吸引一层与之牢固结合的正离子,外面又排列一层松散的负离子层,构成一个双层离子云。在松散层内界和外界之间的电位差形成z电位。溶液中的离子强度愈大,z电位也就愈大。z电位使颗粒相互排斥。当特异抗体与相应抗原颗粒互补结合时,抗体的交联作用克服了抗原颗粒表面的z电位,而使颗粒聚集在一起。但当抗体分子太少,不足以克服相当厚度的离子云层时,则不能使颗粒聚集。因此在凝集反应中,igm类抗体的作用比igg类抗体要大数百倍,所以igg类抗体常出现不完全反应,即不可见的抗原抗体反应。这种抗体有时又称不完全抗体。不完全的含义是:可与抗原牢固结合,但因其分子量较小,不能起到由桥联作用而形成的可见凝集现象。在试验过程中,为促使凝集现象的出现,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加蛋白质或电解质,降低溶液中离子强度以缩短颗粒间的距离;增加试液的粘滞度,如加入右旋糖酐或葡聚糖等;用胰酶或神经氨酸酶处理,改变细胞的表面化学结构;以离心方法克服颗粒间的排斥等

在免疫学技术中,凝集反应可分为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两大类。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球蛋白参与的凝集试验是两种特殊的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reaction)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的沉淀现象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