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贞观元年的历史著作

答案:1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01-12 12:52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01-11 19:44
贞观元年的历史著作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摆渡翁
  • 2021-01-11 20:45
宗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
《唐会要》卷33《破阵乐》:
贞观元年正月三日。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之曲。太宗谓侍臣曰。朕昔在藩邸。屡有征伐。世间遂有此歌。岂意今日登於雅乐。然其发扬蹈厉。虽异文容。功业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於乐章。示不忘本也。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进曰。陛下以圣武戡难。立极安民。功成化定。陈乐象德。实宏济之盛烈。为将来之壮观。文容习仪。岂得为比。太宗曰。朕虽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公谓文容不如蹈厉。斯为过矣。七年正月七日。上制破陈乐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後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陈之形。起居郎吕才。依图教乐工一百二十人。被甲执戟而习之。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陈。有来往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数日而就。其後令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十五日。奏之於庭。观者睹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懔然震悚。武臣烈将。咸上寿云。此舞皆陛下百战百胜之形容。於是皆称万岁。
永徽二年十一月二日。上祀南郊。黄门侍郎宇文节奏言。依旧仪。明日朝群臣。除乐悬。请奏九部乐。上因曰。破陈乐舞者。情不忍观。所司更不宜设。言讫。惨怆久之。至显庆元年正月十五日。诏改破陈乐舞为神功破陈乐。至仪凤三年七月八日。上在九成宫咸亨殿。宴韩王元嘉。霍王元轨。及南北军将军等。乐作。太常少卿韦万石奏。言破陈乐舞者。是皇祚发迹所由。宣扬祖宗盛烈。传之於後。永永无穷。自太皇临御四海。寝而不作。既缘圣情感怆。群臣不敢开言。臣忝职乐司。废缺是惧。依礼。祭之日。天子亲总干戚。以舞先祖之乐。与天下同乐也。今破陈乐久废。群下无所称述。将何以发孝思之情。臣望每大宴会。先奏此舞。以光祖宗之功烈。上瞿然改容。俯遂所请。乐阕。上歔欷久之。顾谓韩王等曰。不见此乐。垂三十年。乍此观听。实深哀感。追思往日。王业艰难。朕今嗣守洪业。岂可忘武功也。古人云。富贵不与骄奢为期。而骄奢自至。朕谓时见此舞以自诫。冀无盈满之过。非谓欢乐陈奏之耳。侍臣咸称万岁。先是。每奏神功破陈乐。及功成庆善乐二舞。上皆立对。至永淳元年二月。太常博士裴守贞议曰。窃惟二舞肇兴。讴吟攸属。义均韶夏。用兼宾祭。皆祖宗盛德。而子孙享之。详览传记。未有皇王立观之礼。况升中大事。华夷毕集。九服仰垂拱之安。百蛮怀率舞之庆。甄陶化育。莫非神化。岂于乐舞。别申严敬。臣等详议。每奏二舞时。天皇不合起立。诏从之。
《旧唐书》卷28《音乐志》1:
贞观元年,宴羣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太宗谓侍臣曰:“朕昔在藩,屡有征讨,世间遂有此乐,岂意今日登於雅乐。然其发扬蹈厉,虽异文容,功业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於乐章,示不忘於本也。”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进曰:“陛下以圣武戡难,立极安人,功成化定,陈乐象德,实弘济之盛烈,为将来之壮观。文容习仪,岂得为比。”太宗曰:“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公谓文容不如蹈厉,斯为过矣。”德彝顿首曰:“臣不敏,不足以知之。”其後令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改制歌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
《旧唐书》卷29《音乐志》2《立部伎》:
破阵乐,太宗所造也。太宗为秦王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谣秦王破阵乐之曲。及即位,使吕才协音律,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徵等制歌辞。百二十人披甲持戟,甲以银饰之。发扬蹈厉,声韵慷慨,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兴。
《新唐书》卷21《礼乐志》11:
七德舞者,本名秦王破阵乐。太宗为秦王,破刘武周,军中相与作秦王破阵乐曲。及即位,宴会必奏之,谓侍臣曰:“虽发扬蹈厉,异乎文容,然功业由之,被於乐章,示不忘本也。”右仆射封德彝曰:“陛下以圣武戡难,陈乐象德,文容岂足道也!”帝矍然曰:“朕虽以武功兴,终以文德绥海内,谓文容不如蹈厉,斯过矣。”乃制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後伍,交错屈伸,以象鱼丽、鹅鹳。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十八人,被银甲执戟而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象击刺往来,歌者和曰:“秦王破阵乐”。後令魏徵与员外散骑常侍褚亮、员外散骑常侍虞世南、太子右庶子李百药更制歌辞,名曰七德舞。舞初成,观者皆扼腕踊跃,诸将上寿,羣臣称万岁,蛮夷在庭者请相率以舞。太常卿萧瑀曰:“乐所以美盛德形容,而有所未尽,陛下破刘武周、薛举、窦建德、王世充,愿图其状以识。”帝曰:“方四海未定,攻伐以平祸乱,制乐陈其梗而已。若备写禽获,今将相有尝为其臣者,观之有所不忍,我不为也。”自是元日、冬至朝会庆贺,与九功舞同奏。舞人更以进贤冠,虎文袴,螣蛇带,乌皮鞾,二人执旌居前。其後更号神功破阵乐。
《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
臧河之北川,赞普之夏牙也。周以枪纍,率十步植百长槊,中剚大帜为三门,相距皆百步。甲士持门,巫祝鸟冠虎带击鼓,凡入者搜索乃进。中有高台,环以宝楯,赞普坐帐中,以黄金饰蛟螭虎豹,身被素褐,结朝霞冒首,佩金镂剑。钵掣逋立于右,宰相列台下。唐使者始至,给事中论悉答热来议盟,大享於牙右,饭举酒行,与华制略等,乐奏秦王破阵曲,又奏凉州、胡渭、录要、杂曲,百伎皆中国人。
二月
分疆域为十道。
《通鉴》卷192:
初,隋末丧乱,豪杰并起,拥众据地,自相雄长;唐兴,相帅来归,上皇为之割置州县以宠禄之,由是州县之数,倍於开皇、大业之间。上以民少吏多,思革其弊;二月,命大加并省,因山川形便,分为十道:一曰关内,二曰河南,三曰河东,四曰河北,五曰山南,六曰陇右,七曰淮南,八曰江南,九曰剑南,十曰岭南。
《旧唐书》卷38《地理志》1《序言》:
自隋季丧乱,羣盗初附,权置州郡,倍於开皇、大业之间。贞观元年,悉令并省。始於山河形便,分为十道:一曰关内道,二曰河南道,三曰河东道,四曰河北道,五曰山南道,六曰陇右道,七曰淮南道,八曰江南道,九曰剑南道,十曰岭南道。至十三年定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五百五十一。
《新唐书》卷37《地理志》1《序言》:
唐兴,高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又置都督府以治之,然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太宗元年,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一曰关内,二曰河南,三曰河东,四曰河北,五曰山南,六曰陇右,七曰淮南,八曰江南,九曰剑南,十曰岭南。至十三年定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五百五十一。
三月
太宗与羣臣赋诗,杜淹作《咏寒食鬬鸡》。(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羣研究》第22页)
《大唐新语》卷8《文章》第18:
杜淹为天策府兵曹,杨文干之乱,流越巂。太宗戡内难,以为御史大夫,因咏鸡以致意焉。其诗曰:“寒食东郊道,阳沟竞草笼。花冠偏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距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方丛。虽云百战胜,会自不论功。”

法琳居龙田寺,与慧净有诗唱和。(《唐五代文学编年史 初盛唐卷》)
《续高僧传》卷24《护法篇》下《唐终南山龙田寺释法琳传》4:
贞观初年帝於南山大和宫旧宅。置龙田寺。琳性欣幽静。就而住之。众所推美举知寺任。从容山服咏歌林野。至十三年冬。
《续高僧传》卷3《译经篇》3《唐京师纪国寺沙门释慧净传》4:
每以一分之功游心文史。赞引成务兼济其神。而性慕风流。情寄仁厚。泛爱为心忘己接物。舒写言晤终日无疲。故使远近闻风参请填委。皆应变接叙。神悦而归。或笔赋缘情触兴斯举。留连旬日动成文会。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曰。鷲岭光前选。祇园表昔恭。哲人崇踵武。弘道会群龙。高座登莲叶。尘尾振霜松。尘飞扬雅梵。风度引疏锺。静言澄义海。发论上词锋。心虚道易合。迹广席难重。和风动淑气。丽日启时雍。高才掞雅什。顾己滥朋从。因兹仰积善。灵华庶可逢。又与英才言聚。赋得升天行。诗曰。驭风过阆苑。控鹤下瀛洲。欲采三芝秀。先从千仞游。驾凤吟虚管。乘槎泛浅流。颓龄一已驻。方验大椿秋。
《全唐诗》卷808载慧净诗。
六月
辛巳(7月18日)
右仆射密明公封德彝薨。(通鉴192.6036)
德彝名伦,以字行。观州蓨人。祖北齐太子太保,父隋通州刺史,舅卢思道。隋开皇十三年营仁寿宫,德彝为土木监。(旧书23.6395)大业元年三月,德彜与宇文恺等营东都显仁宫。(通鉴180.5618)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