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唐朝诗人吕岩的资料

答案:7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10-13 09:31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10-12 12:06
唐朝诗人吕岩的资料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青尢
  • 2021-10-12 13:17

八仙之一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10-12 18:38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唐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人。道教仙人,号“玉清内相金阙选仙纯阳演正景化孚佑帝君三曹主宰兴行妙道天尊”,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吕祖、吕祖师、吕仙祖、纯阳祖师。

  闽南人俗称其为“吕仙公”,简称“仙公”相传在仙人洞得道升仙。吕仙原名吕岩(又作“吕岩”),又有说法是本名吕煜,号纯阳子,一般认为他唐德宗丙子年即贞元十二年(796年)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

  另一种说法是他是唐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宝历元年(825年)中了进士,并且为官了一段时间。不久因为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入道,隐居终南山。传说后游长安,遇钟离权,经过“十试”授以金丹之道,因得道法,不知所往。宋代道教学者曾慥编《集仙传》,称唐与五代成道之士中“独纯阳子吕公显力广大”。[1]

 

  • 2楼网友:渊鱼
  • 2021-10-12 17:43

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礼部侍郎渭之孙,河中府永乐(一云蒲坂)县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游长安酒肆,遇钟离权得道,不知所往。诗四卷。

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
山学道,不知所终。
作品目录 
百字碑 别诗二首 步蟾宫 参黄龙机悟后呈偈 
长短句 赐齐州李希遇诗 促拍满路花 
崔中举进士游岳阳遇真人录沁园…… 答僧见 大云寺茶诗 
得火龙真人剑法 洞庭湖君山颂 鄂渚悟道歌 谷神歌 
海上相逢赵同 汉宫春 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 徽宗斋会 
寄白龙洞刘道人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警世

  • 3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10-12 16:32

同楼上,吕岩就是吕洞宾啦,在百度百科中有很详细的描写

  • 4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10-12 16:00

纯阳真人-吕 岩,即 吕洞宾  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后世道教和民间称其为“剑仙”、“酒仙”、“诗仙”。

 

《全唐诗》中收录了吕洞宾的诗词共二百多首,《唐才子传》中也有他的传记。

  • 5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10-12 15:15

吕岩〔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一名岩客,字洞宾,河中永乐(一云蒲坂)人。(唐才子传作京兆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值黄巢之乱,遂携家归终南,放迹江湖间。相传他后来在长安酒肆,遇到仙人锺离权,遂得道,不知所终。这就是民间盛传的“黄粱梦”故事,许多小说家戏曲家,都取以为小说、戏曲的题材。岩所作诗,流传甚多,全唐诗辑为四卷,行于世。 吕岩(一作岩)为五代宋初著名道士。世传“八仙”之一。号纯阳子。一说名洞宾,一说字洞宾。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他大约生于唐末,卒于宋初,与陈抟为同时代人。至于后人将他的生活时代上推至唐开元(713~741)中,则是附会唐人沈既济《枕中记》所记道者吕翁事。此外尚有颇多传说,纷纭不一。比较可信是《国史》的记载: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遇五代隐士钟离权授以内丹道要,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与陈抟、李琪(一作“李奇”)等传奇人物交往。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有弟子北宋施肩吾(华阳子)传其道。《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他大约生于唐末,卒于宋初,与陈抟为同时代人。至于后人将他的生活时代上推至唐开元(713~741)中,则是附会唐人沈既济《枕中记》所记道者吕翁事。此外尚有颇多传说,纷纭不一。比较可信是《国史》的记载: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遇五代隐士钟离权授以内丹道要,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与陈抟、李琪(一作“李奇”)等传奇人物交往。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有弟子北宋施肩吾(华阳子)传其道。 吕洞宾以内丹为修仙径路,兼摄禅宗,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修天爵而弃人爵,鄙顽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离因缘”。指出:“修炼丹者,先正其炉。”身为丹炉,神气精液为药物,目、耳、口、鼻为炉之八门,“常固守之”,勿伤内真,“然后于天地之炉、造化之鼎,调和药物,匹配阴阳,制炼神气”。认为“顺天道者,常存其身之元阳真一太和纯粹之气,则坐致长生”,并说“其要在乎变炼五行而已”。主张一日当一年,昼法春夏,夜法秋冬,“升降阴阳,运行四序”,昼夜终始修炼。又认为,“性命根源,归乎一气。其来也,有一夫一妇焉;其去也,有三男三女焉。金男采黄芽于九宫之台,玉女收白雪于十二楼。水中起火,以分八卦;阴内炼阳,以别九州。于是三田和会而火龙出于昏衢,千日功成则游于蓬岛矣。其要盖十有八焉:小成之道七,中成之道六,大成之道五”。提出修炼当从消除六欲七情着手,泻心之积气而集其神。行肘后之法,即透过尾闾将药物搬上背以入脑,要存想龙虎河车,使上起,但应防止肾之虚阳入顶而引起上壅生热,故须震、坎、艮三男和巽、离、兑三女“俯仰开辟,节次升存,过关勿急”。继行飞金晶,“一撞三关”,直入上宫。炼之既久,如虑太过,则吐玉液炼其形。另尚有金液还丹炼形等法。其诗词,如“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等,奇谲诡异,尤脍炙人口。北宋以后,历代有人假托吕洞宾之名(或称“回道士”、“回客”、“回山人”等),行种种异事,故神化事迹迭出。民间信仰吕洞宾者甚盛。宋代道教学者曾慥编《集仙传》,称唐五代成道之士中“独纯阳子吕公显力广大”。托名吕洞宾的“自传”即称其遇钟离、苦竹真人,得金丹、驱鬼之道。“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灶,第二度赵仙姑”,“常游两浙、汴京、谯郡。尝著白襕角带,右眼下有一痣,如人间使者,筋头大。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也。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故?为人若反是,虽握手接武,终不成道”。元代道士苗善时更编为《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七卷,汇集一百零八化故事。因而吕洞宾也为帝王所崇奉,宋宣和元年(1119)敕封“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相传吕洞宾传有钟离权所授《灵宝毕法》十二科,为钟吕金丹道教典。自著《九真玉书》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即《道枢》卷二十六之一篇)、《肘后三成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即《道枢》卷二十五之一篇。《直斋录》又著录《纯阳真人金丹诀》一卷,谓即此篇,略有不同)。其丹道思想尚散见于《道枢》之《五戒》《众妙》《指玄》等篇中;诗词有南宋夏元鼎编《金丹诗诀》,与杨亿所说“世所传者百余篇”吻合,其中一些诗句为杨亿所引,依托之作较少;单行本《沁园春丹词》有数家注本。《正统道藏》所收《纯阳真人浑成集》为元道士何志渊所编,真伪杂糅。《吕祖志·艺文志》又增添《敲爻歌》、杂曲十首等,更不可信。 《吕公窑头坯歌》虽见录于《直斋书录解题》,然其中竟有“富郑公”(富弼),“张尚书”(张商英)、“赵枢密”(赵鼎)等名,显系南宋人伪作。《道藏辑要》收录署名吕著的作品,多为后人依托或扶乩降笔。《吕祖全书》绝大部分也是伪作。 [编辑本段]【吕岩词选】 梧桐影 落日斜,秋风冷。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雨中花 三百年间,功标青史,几多俱委埃尘。 悟黄粱弃事,厌世藏身。 将我一枝丹桂,换他千载青春。 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 蓬莱愿应仙举,谁知会合仙宾。 遥想望,吹笙玉殿,奏舞鸾裀。 风驭云輧不散,碧桃紫奈长新。 愿逢一粒,九霞光里,相继朝真。 促拍满路花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茫茫尘世里,独清闲。 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 九转丹砂就,一粒刀圭,便成陆地神仙。 任万钉宝带貂蝉,富贵欲熏天。 黄粱炊未熟,梦惊残。 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 袖手江南去,白苹红蓼,又寻湓浦庐山。 汉宫春 横笛声沉,倚危楼红日,江转天斜。 黄尘边火澒洞,何处吾家。 胎禽怨夜,来乘风、玄露丹霞。 先生笑、飞空一剑,东风犹自天涯。 情知道山中好,早翠嚣含隐,瑶草新芽。 青溪故人信断,梦逐飙车。 乾坤星火,归来了、煮石煎沙。 回首处,幅巾蒲帐,云边独是桃花。 流传千古的诗 牧童

  • 6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10-12 14:51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唐河中府永乐县人。道教仙人,号“玉清内相金阙选仙纯阳演正景化孚佑帝君三曹主宰兴行妙道天尊”,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吕祖、吕祖师、吕仙祖、纯阳祖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