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太湖石怎么那么多孔?

答案:1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10-16 20:55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10-16 13:59
太湖石怎么那么多孔?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10-16 15:27
太湖石久享“千古名石”之盛名,它在中国四大传统名石中最能体现“瘦、皱、漏、透”这一古典赏石标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太湖石产于江浙交界的太湖地区,亦称洞庭石。 太湖石有水旱两种,“旱太湖”产于湖周围山地,枯而不润,棱角粗犷,难有婉转之美。自然质朴,无矫揉造作之嫌,石体肌理、结构、外形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美,长期摩挲,包浆历历,温润古雅。 “水太湖”产于湖中,十分稀贵,目前一般看不到它的踪影。因石体久经湖水的侵蚀,形成形状各异的孔洞,俗称“弹子窝”,扭转回环,妙趣横生。孔洞缠连,通灵剔透,委婉俏丽,含蓄内敛,流露出透风漏目的美姿,其文静优雅的造型令人遐思。
太湖石以石质青纯,表面光滑,自然造型奇异,独石可成景等特点而蜚声大江南北。在数以万计的园林景点中,随处可见太湖石的身影,她婀娜多姿,千奇百怪,可独自站立,也可重叠组合,有的如仙,有的如神,有的如兽,有的如禽……,太湖石生动逼真,使您浮想联翩,难以忘怀,是园林制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地下水及地表水的作用:通常是以含二氧化碳的水及地表由植物所产生的有机酸和其他矿物所衍生出来的无机酸共同作用在富含碳酸盐质的岩石(通常称为灰岩和含碳酸盐质较多的其他岩石)上所形成的腐蚀性化学作用,把岩石冲刷和腐蚀成千奇百态的形态及各种各样的空洞,披麻状的沟纹……如大湖石、英石、墨石、文石……等。或因如上作用水将钙质溶解在水中后又沿岩石裂隙重新将钙质沉积在其他环境中,比如各类的钟乳石和与其有关的碳酸钙沉积物。在我国南方较潮湿的自然环境中这种化学作用就更加普遍和强烈,它们平均每年能以0.5一 lmm的高速进行腐蚀和沉积。
凡被山体所解离出来的灰岩个体和块体,在这样的地质化学环境下,经水蚀(实际以酸蚀为主)作用,就能形成各种各样的奇石。另有些碳酸盐质的岩石被深埋在红土层发育较好的地方,靠近地表层较近的潜水,在溶解土层里的有机和无机酸后财岩石产生酸蚀作用也可形成万千变化的赏石,我国著名的赏石灵壁石,即以此方式形成。
另一种就是指地表的动态水包括江、河、湖、海在流动时,尤其是在洪水暴涨横流时对山体岩石所进行的冲撞搬运这种外营力的作用对赏石的形成,也是不可以忽视的“神工妙手”;也就是说,有些赏石除了被稀酸常年进行腐蚀作用以外,还有地表水的长距离搬运,磨擦,撞击等作用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说任何一种过程绝不是单一的过程,更不仅仅是创造过程,也可能是破坏过程。……我国的红河卵石、黄河石、雨花石、彩陶石及三峡石等形态的形成皆与此固有关。大凡赏石都是在漫长的自然史中短暂的瞬间产物。因此,得到一块好的赏石实属不易。
2、火成(其中包括各种变质)作用:所谓火成作用类,是指火山及岩浆岩的话动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单体(结晶体)和各种类型的矿物共生组合的晶簇。比如水晶的单晶、辰砂、黄铁矿、重晶石、辉锑矿、萤石及方解石等和它们所组成的各种晶簇的聚合体。色彩艳丽、结晶完好。这类奇石,它不仅可作为现货用,也可为地质科学成矿理论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还有与此有关的各种矿物交代变质作用所产生的各类奇石也很有特色。如河南的牡丹石、梅花玉,山东的崂山绿石、我国各地的玛瑙等均与此有成因上的联系。
在我国,不论是地方还是全国规模的历次赏石展览中,贵州、湖南、江西等地所展出的各类矿物晶簇和单晶的聚合体,晶莹剔透、色彩绚丽,可称得上奇石园中的一朵奇苑。
3、风成作用:所谓风成作用是指各类岩石,在戈壁大漠风砂吹蚀磨砺下所形成的奇石。它有着特殊的外貌和天然抛光的光洁度。
戈壁的风砂,常常以5一10米/秒的速度夹杂着大量的粗细不等的砂粒,对岩石进行滚动式的吹蚀和打磨。再加之戈壁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昼夜温差极大,夏日自昼地表温度常达60一65℃,然而夕阳西下后,地表温度却骤然下降至10一15℃ 。岩石长期处于热胀冷缩的恶劣环境中,因而岩石解离崩裂的速率要远远超过一般的风化环境。所以风砺石处在优胜劣汰的条件中,低于摩氏硬度6级的岩石绝大多数被吹磨殆尽,存者的摩氏硬度多高于6级。另一个特点就是风砺石地处广袤无垠的戈壁之中相互撞碰的机率较低,所以它们都以单体的平均磨损为主,保持原始形态均匀的缩小。
4、古生物化石类:所谓古生物化石是指古生物遗骸在地层中留下的模架和遗留下的话动印痕。在冥冥而漫长的地质及地理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存在仅仅是短暂的一刻,从人类起源到现在也不过是一千万年左右。然而生物的起源和种属的发展、演化、消亡、绝灭,却是极其悠远漫长的历史。低级的藻类从十亿年前就开始萌生,直到进化成各种低等的动植物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其中包括由于生物体不适应环境而绝灭的各类动植物及其演变进化的各类古生物群落的遗迹等,均在地质层中相应地留下了他们自身一页“悲壮”的史诗。留给了大自然,也留给了人们对他们的“缅怀”和研究,从而也为赏石界提供了一门新的石种一一化石类。
一幅身态扭曲的远古动物化石一一“贵州龙”,让你联想它曾怎样挣扎着想摆脱命运的桎梏,然而…… 。一帧生机勃勃的古海百合或者是古鳞木,蕨类的枝茎和叶片,使你似乎看到那生机盎然的浅海景象……和海滨那一望无根的高大乔木丛林……,然而由于地壳的变迁和岁月的更迭,沧海桑田却换了人间。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几乎都有较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和标本;各种恐龙和他们演变的种属,各种爬行类、鸟类、鱼类、昆虫类……陆地和浅海的古植物群落等,均被大量发现,供人们观赏和研究。
5、各种天外陨石和事件石及稀珍石:该类奇石在众多的赏石中属最少有、最罕见、最稀贵。
天外星体在运行中突然偏离了自身的轨道,靠近地球者受地球的强大磁场所吸引,就会很容易地陨落到地球上来,但在冲过地球的浓密大气层时多半都已熔融殆尽了,所以能以实体落下来的不多,再加上发现的机遇,搜查得到的陨石就更少了。所谓事件石,往往是指某一重大历史时期与其一重大事件有关的石头,比如一块圆明园石头,就能让你想起八国联军火挠圆明园的事件等;稀珍石是指在地球上人迹罕到的地方所取到的石头。如珠蜂、南北极的石样。如上所述,其石无论大小、形状、色彩芯纹如何,均属难能可贵。
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唐吴融的《太湖石歌》 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干石则是4亿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