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既然大肚不好,为什么佛像中还有大肚弥勒佛,这个形象好像无人不晓?

答案:1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10-16 19:01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10-16 09:39
既然大肚不好,为什么佛像中还有大肚弥勒佛,这个形象好像无人不晓?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夜余生
  • 2021-10-16 09:53
世间的人说大肚不好,佛可从没这么说过啊!

  佛说: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说啊人人百年后都是一堆的骷髅,所以大肚不大肚有什么区别呢?肚子都会消失没有不见了!

  至于形象啊,你要看看弥勒的典故了!

  最早期的弥勒形象就是和佛一样,头发卷的,身上是袈裟披挂着的!

  后期的胖弥勒是中国化的弥勒!就是带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的弥勒的样子!

  弥勒在佛教史上被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身份。他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几乎可以说超过任何一个位大乘论师或者行者。从信仰的角度上说,从原始佛圣典《阿含经》到大乘佛教经典,都以为他是当来下生的弥勒佛,曾经七佛受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现正在兜率内院说法,等待释迦牟尼的世纪结束后,他就正式成为娑婆世界的教主;因此,他现在的地位称为“一生补处”。换言之,他就是下屈娑婆世界成正等正觉的候补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便是释迦牟尼的法统继承人,而这个法统的继承,以人间的观念来说,是相当长的,要经过八万四千岁的交递增减,一百年增加一岁,由十岁增加到八万四千岁,再由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为一轮次,亦即释迦牟尼的一个法统世纪的结束,才轮到他的住法时间。此一信仰,在汉传、藏传两大语系佛教中非常流行,显密两宗对弥勒都有深厚的信仰。

  现在的弥勒形象多为布袋和尚的形象:

  不知名氏,来历不详的布袋和尚,自称“契此”,他是五代明州奉化人(或说四明人)。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疯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他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
  一生奇事不胜枚举,高兴就卧在雪里,雪也不沾身;能够预卜吉凶和气候,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灵验,被认为是一大奇人。有一首偈说: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遥放旷,无拘无束的一生。
  梁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今天,一走到寺院,在山门前就可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菩萨,好像欢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游客。以下的诗偈,最能说明菩萨的满腔欢喜: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