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拉肚子怎么办?

答案:1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10-19 03:14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10-18 12:30
拉肚子怎么办?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woshuo
  • 2021-10-18 12:45
有些腹泻可以自己处理,但关键是要先初步弄清楚,究竟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的腹泻。只有针对性用药,才能达到控制感染和医治腹泻的目的。
  一般可以根据腹泻时排出粪便的情况做些分析和判断,如夏秋季节较常见的是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腹泻,此时因肠道黏膜受到侵害和破坏,故频频排出脓血样的粪便,有时伴里急后重之感,起病急,腹泻次数多;如果排出像豆瓣酱样的大便,则可能是阿米巴痢疾;排出米泔水样大便,且伴有呕吐等症状,则提示很可能感染了霍乱、副霍乱菌;白色黏冻样大便有可能是嗜盐菌所致的饮食中毒;拉出如水样的稀便且无里急后重之感时,则多属急性胃肠炎。通过对以上腹泻情况的观察,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药物。
  黄连素片:弱效但安全性好
  黄连素片是国家不久前才正式公布的第一批165种非处方药中成药之一。它是利用从中药黄连、黄柏或三棵针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制成的片剂。它对细菌虽只有较弱的抑制作用,但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加之价钱又相当便宜,治肠炎老百姓最为喜用,甚至不少人外出旅游也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这是一种浅土黄色小药片,味苦,每片含主药0.1克,可根据病情需要每次服0.1—0.4克(即1-4片),每天3次。1岁左右的幼儿1次用量为0.05克,其余可参照药品说明书来服用。
  磺胺:过敏者禁用
  在以往,人们对付感染性腹泻,磺胺脒(又称磺胺胍)曾是常用药之一。其药效好,副作用也小,价钱也便宜。很遗憾,这种药片如今已不大容易买到,故已多用复方新诺明片。它是由磺胺甲基异恶唑与增效剂甲氧苄啶组方的片剂,对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所致的肠炎腹泻效果较好。成人常用量每次2片,每12小时服1次,通常用药5天,症状未改善则须停药并请教医生。服药期间多饮水,孕妇、哺乳期妇女、肾功能不良者慎用,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则禁用。对磺胺有过敏史及过敏体质者均禁用。
  沙星类:感染性腹泻的“煞星”
  对付肠炎菌痢方面,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又有一类被称为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问世。由于这类药物的英文药名均有一个“xacin”的后缀,音译成中文“沙星”,故这类药物又简称为“沙星类“。
  这类药物对付细菌的撒手锏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病菌的DNA合成和复制使病菌死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很低浓度时起抑菌作用,较高浓度时则有杀菌作用,用来治疗肠炎菌痢有良好收效。氧氟沙星常用剂量为0.1克/片,按病情需要1—6片,分两次于饭前空腹服用,但亦可于餐后服,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在服药期间每天饮水不少于1200毫升。儿童、孕妇均不宜服用本品,乳母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肾功能不良者须减量服用。一般用药为5-7天,如病情未见改善,则应请医生诊治。
  蒙脱石:吸附病原,保护消化道
  有一种对治疗急慢性腹泻均有良好效果的与众不同的药物值得推荐。它既不属于磺胺药或抗生素,又不是中药类品种黄连素,而是一种性质很特殊的消化道教膜保护剂,呈粉末状,以双八面体蒙脱石为主要成分,并加入了葡萄糖和矫味剂。
  蒙脱石粉末具有极高的定位能力。口服后,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之固定在肠腔表面,然后随着肠的蠕动排出体外。因此利用蒙脱石医治腹泻可谓是另辟路径,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不论是成人、儿童甚至1岁以下的婴幼儿均可服用。由于蒙脱石本身不会被吸收,没有什么毒副作用,故用药的安全度大,我国早在10年前,即20世纪90年代已在临床上应用。少数人服后可出现轻微便秘,只须减量即可;其他药物不宜与此药同一时间服用,两者可相隔1小时,以免相互影响药效。
  蒙脱石制剂对儿童急性腹泻之效果甚佳,但应注意,若患者出现腹泻次数多,大量失水,则应同时治疗脱水。
  最后还得强调一下,上面所介绍的几种用于医治腹泻的药物,是在一般情况下自我医疗的一种手段。若是遇上较严重的腹泻,如出现了呕吐、失水、惊厥等紧急情况时,则应当机立断,及时送医院诊治,以防发生意外。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