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袁隆平杂交水稻种类有哪些

答案:5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01-11 08:29
  • 提问者网友:ミ烙印ゝ
  • 2021-01-10 09:08
袁隆平杂交水稻种类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1-10 10:39
从分类上来说可以是三系或者两系;
从生育期来说可分为早稻中稻晚稻;
从增产潜力来说还可划分超级稻,具体品种太多了。
不过隆平种业的品种都是相当有优势的,比如y两优1号,c两优608,准两优608,两优1128,陵两优211,陵两优104,陵两优611,陵两优32,丰源优299,等等等等
杂交水稻(hybrid 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10 14:44
说的没有一个是对的
  • 2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1-10 13:51
世博会中国馆三楼,一块名为“希望大地”的“农田”格外引人瞩目。这块面积不足十平方米的三角形试验田,周围笼罩着晶莹的玻璃。200多丛种植在白色椭圆花盆的葱翠水稻,正在白炽灯光的照耀下,不停进行着光合作用。如今,这片稻田已是禾叶青青、穗子初成、高及膝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在试验阶段的新作——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让中国馆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据悉,这批将在9月收割的水稻,亩产将达到800公斤,把目前平均亩产不过450公斤的杂交水稻远远甩在了后面。
“亩产800公斤是一个新起点,我希望能在未来几年达到每公顷13.5吨(亩产约900公斤)。”耄耋之年的袁隆平,还在继续着他的水稻杂交之梦,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的安全问题仍然牵动着这位科学家的心。昨天下午,在无锡出席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论坛的袁隆平就粮食安全问题,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的专访。
记者:中国馆的超级水稻让大家充满期待,您和您的团队正在攻关的第三代超级水稻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有没有确切的一个时间表?
袁隆平:第二代超级杂交水稻达标后,我们就开始研究第三代了。当初,我建议把第三代超级杂交稻亩产目标定在900公斤,农业部采纳了我的建议,并且立了项计划从2006年到2015年,亩产达到900公斤。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希望提前2到3年,2012年的时候实现第三代超级稻亩产的目标。我今年已经80岁了,希望能在90岁的时候,争取实现超级稻亩产达1000公斤的目标。
记者:您从1964年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就是为了解决中国人的口粮问题。中国现在的杂交水稻产量是多少?除了帮助中国解决粮食问题,杂交水稻技术还在哪里发挥了作用?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的情况是这样的,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大概是4.4亿亩,平均产量每公顷6.3吨。杂交稻占了总水稻面积的57%,平均产量是7.2吨,杂交稻比一般的高产常规稻增产20%以上,每年可以多养活几千万人口。
为了帮助其他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也愿意、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这样算一笔账,如果有7500万公顷种植杂交稻,每公顷按增产2吨计算,增产的粮食1.5亿吨。可以多养活4到5亿人口。
在2009年,国外杂交稻的种植面积已经有300万公顷,4500多万亩,主要是在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和美国。印度最多,有130万公顷,增产的幅度是15%到20%。越南有1000万亩,产量每公顷6.3吨,常规稻是4.5吨。原来它是一个稻米短缺的国家,但由于多年大面积种植杂交稻,成为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稻米出口国。
记者:很多专家认为,要提高粮食的亩产量,需要借助转基因技术。但是转基因技术给粮食安全带来了很多争论。您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否能在粮食产生领域大面积推广?有很多人认为,您的杂交水稻就是广义上的转基因技术,您怎么看?
袁隆平:杂交水稻没有用到转基因技术。
推广粮食转基因技术,必须非常慎重。比如有的粮食基因能抗病毒、抗虫害,这种基因是由于植物遭受病虫害后,产生抗体毒素变异而来的。人类食用这种转基因粮食,这种毒素基因到底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还是一个未知数。现在,转基因研究人员都拿小白鼠和小昆虫做实验,把实验结果作为证据。但是,老鼠是老鼠,人是人。人体的结构要比小白鼠的复杂得多。小白鼠吃了没有事,不代表人吃了也会没事。这种技术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如果,转基因粮食研究获得批准,可以找人来做试验,我愿意第一个报名去做实验者。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些转基因是比较安全的。比如,有中国科学家把玉米的基因转入水稻中,提高水稻光合作用的效率,加快水稻的生长,用这种转基因方法来提供水稻产量,没有安全问题。因为,玉米本来就是可以吃的,它的基因对人类来说是安全的。所以不能一竿子把转基因技术“打死”。
记者:《第一财经日报》一直很关注华中农业大学在进行的转基因水稻研究,他们面临的争论也很多,您对他们有没有关注?
袁隆平:他们目前还在试验阶段,离亩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要做,不能说有人担心,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就停滞不前。虽然,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领先,一些跨国种业公司在常规技术落后于中国,但他们的转基因生物技术超过中国,如果中国不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短则5年、长则10年,我国就可能丧失杂交水稻技术的领先优势
  • 3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1-10 13:35
绿色守望 h754321
颇具盛名7回7L,你说的不是真的。关于杂交水稻的历史,我曾在本吧发贴简单说过。你说的这段,是自己编的,还是错信了别人的假话?
第一个育出杂种稻的不是袁隆平;第一个做到三系配套的也不是;发现重要育种资源野败的也不是他。但真正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大面积用于生产的杂种稻,南优2号。
1926年,中国丁颖用普通方法育成了杂种稻;同年,美国琼斯也得到了杂交后代。1958年,日本东北大学得到了雄性不育系。1964年日本琉球大学实现了粳型稻的三系配套。但是得到的杂种稻由于亲缘较近,没什么利用价值。
1973年,湖北石明松发现光温敏雄性不育系,1985年育成农垦58S。两系法杂交水稻开始了。
  • 4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1-10 12:00
这个品种就多了,从分类上来说可以是三系或者两系;从生育期来说可分为早稻中稻晚稻;从增产潜力来说还可划分超级稻,具体品种太多了。 不过隆平种业的品种都是相当有优势的,比如Y两优1号,C两优608,准两优608,两优1128,陵两优211,陵两优104,陵两优611,陵两优32,丰源优299,等等等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