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温度计的来历

答案:4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04-27 21:00
  • 提问者网友:说不出醉人情话
  • 2021-04-27 17:23
温度计的来历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蜜罐小熊
  • 2021-04-27 18:13
水银温度计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水银的热涨冷缩,至于未何不用水呢,因为水在4度时,热胀冷也胀,而且水银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变化较明显 也有里面装酒精的,就是红红的那种 酒精温度计适合测低温(-78~+110度左右),水银温度计适合侧较高的温度(约15~300度多).另外还有煤油温度计.


还有一些工业用的温度计:
压力式温度计的原理----依据液体膨胀定律,即一定质量的液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液体的压力与温度呈线形。气体、蒸汽的压力与温度也是呈一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压力式温度计的标尺应均匀等分。压力式温度计是由充有感温介质的温包、传压元件(毛细管)及压力敏感元件(弹簧管)组成。
红外线测温计的原理----红外线测温计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再经换算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热电偶温度计的原理-----热电偶温度计的原理是将「电流计-铜线-铁线-铜线」串联成一个回路,此时铁线的两端和铜线连接处,会形成两个「接合处」(junction),如果这两个接合处的温度不同,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电压,在微安培计可测量出流经铁线和铜线上的微弱电流。 要将热电偶用作温度计,必须先作下面的校准。把一个接合处放入冰水中,把另一个接合处放入沸水中,记下这时的电流强度,这便是温差100℃时的电流值。对两种已知的金属导线来说,电流值跟两接合处的温度差成正比,量度范围很大,即由-200℃到1700℃,灵敏度很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厌今念往
  • 2021-04-27 20:51
温度是热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温度计的出现标志着热学跨入定量科学的第一步。 最早的温度计是1593年伽利略制成的验温器,它由一个玻璃泡和长玻璃管组成。
  • 2楼网友:duile
  • 2021-04-27 20:03
温度计的由来

第一个提出体温概念的,是2世纪的古代医生加连。那时医生们发现,人的健康和人的温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不同的药物对体温调整的作用不同。于是,加连建议,药物对体温的这种不同作用可分为12标度。但在漫长的年代里,医生们始终没有一个能测量人体温度的仪器。

16世纪末,有位医生请伽利略试做一个帮助医生诊断测量人体温度的仪器。伽利略和他的几个学生,在一个玻璃容器里注上冷水,用一根头部是球形的玻璃试管插入水中,当不同温度的物体靠近试管头部时,试管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或者遇冷收缩,试管里的水柱会升降。在试管上标明刻度和数字,从水柱的高低,就能看出物体的温度变化了。这就是伽利略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空气温度计灵敏度很高,易受外界大气压变化的影响,使所测的温度不准确,更致命的弱点是,水在冬天里会结冰把玻璃管胀破。伽利略又选用酒精代替水,他设法排除了玻璃管内的空气,并把管内的酒精染成红色,这样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玻璃管中酒精柱的升降变化。这种冬夏可用的酒精温度计,据说很受当时医生们的欢迎。

混乱的温度标准

温度计是有了,但是不同的人制造出来的温度计的刻度很不一致,也就是说,衡量温度的标尺不一样。许多早期的温度计的标度分成8格,有时每格又或多或少分成若干小格。那时,不仅标度的分度不统一,而且用于决定标度极限值的固定点也未能得到普遍赞同。当时所提出的一些固定点中,有以下几种:冬寒与夏热、深地窖温度与奶油或茴香油的融化温度、水的冰点与沸点。

1665年,玻义耳等人建议采用单一固定点以检定温度计,用测温物质收缩与膨胀的相应比例来测定高于或低于此固定点的温度。此后不久,许多研究者建议采用两个固定点,期间的间隔可以用一致同意的某种方式分度。……,总之,在整个17世纪,由于缺乏温标复现的一致性,那时的温度计没能能成为一种很有用的器具。

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

1714年,德国人华伦海发现液体金属水银比酒精更适宜制造温度计,他发明了水银温度计,并创立了第一个温度标准——华氏温标,使温度计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标准。华氏最初选定冰和盐混合物凝固时为0度,用酒精温度计分度,结果把人的正常体温测到96度,数值太大了,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后来他选用水沸点和冰点这两个恒定温度作固定点,用水银温度计进行分度,把两个温度点之间分成180格,每格定为1华氏度。遗憾的是,他没有把冰点定为0度,而是定为32度,这样到水沸点时,就成了212度。虽然有这样一个缺点,但仍得到了普遍赞同。这种华氏温标(单位符号为F),直到今天欧美国家仍在使用。

大家熟悉的百分摄氏温标(单位符号为℃),是瑞典人摄尔休斯于1742年建立的。起初,他以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冰融点为100度,沸点为0度,并将玻璃毛细管中水银柱的间隔分成100格,每格定为1摄氏度。这样分度的温度计,人们使用起来很不习惯。第二年,他的学生法国人克利斯把两个固定点的温度值颠倒过来,即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由于这个温度标准符合自然规律,使用方便,所以很受欢迎。

  • 3楼网友:我的任性你不懂
  • 2021-04-27 18:35

第一支实用温度计,是迁居荷兰的德国玻璃工华伦海特(1686—1736)制成的。他把冰、水、氨水和盐的混合物平衡温度定为0°F,冰的熔点定为32°F,而人体的温度为96°F,1724年,他又把水的沸点定在212°F,后人称这一温标为华氏温标。法国人勒奥默(1683—1757),选用酒精作为测温物质,他通过实验发现,酒精和五分之一的水的混合物的体积在水的冰点时取1000单位,当它达到水的沸点时体积为1080单位,因此,1730年他制作的酒精温度计采用水的冰点为0°R,水的沸点为80°R,在两个固定点中间分成80等分,这就是勒氏温标。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1701—1744)用水银作测温物质,以水的沸点为0℃,冰的熔点为100℃,其间为一百个等分。八年之后,摄尔修斯接受了同事施特默尔的建议,把两个定点值对调了过来,这就是至今仍广为使用的百分温标,通常又称为摄氏温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