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什么样的作业才有效

答案:2  悬赏:70  
解决时间 2021-04-27 07:26
  • 提问者网友:伪善人独行者
  • 2021-04-27 03:31
什么样的作业才有效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厭世為王
  • 2021-04-27 03:46
□普陀区第二中学 陈建民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引发了我对学生作业的思考。有一天早上,我上班途中到一家快餐店吃早点。进去的时候,快餐店里坐着的都是学生,一看,学生们围成一圈,一边吃早点,一边在抄作业,其中还有不少班干部。学生一看见我,都想溜。我赶忙说:“不要慌,今天抄作业的同学都免罚,但是,你们要好好考虑我的几个问题,下午我们开个座谈会一起讨论。”学生答应了我的要求。我的问题是:你们班级里有多少学生抄作业?为什么要抄作业?你们抄谁的作业?下午,我把学生叫到会议室座谈。学生们回答了我的三个问题。原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抄过作业,学生抄作业是有分工的,班级里住在一个区域的学生中,由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轮换做作业,做完作业以后,把作业带到快餐店,让同学共享,做作业的学生也能得到好处,因为他只需完成一门功课的作业,其它学科的同样可以抄别人。而快餐店这个时段恰好是没有生意的时候,这么多学生来吃早点,老板当然是十分欢迎了。学生抄作业的原因主要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做不了;基础好的学生不想做。
这件事引发了我对作业的反思。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业是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现在的作业异化了,作业成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主要因素,成了学生生长与发展的障碍;作业也成了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大多数学生抄作业,失去了作业的意义),浪费了教师艰辛的劳动。因此,我们不得不对现在的作业作出反思。如果我们的作业能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做,喜欢做,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也许会更有效,我们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能够有所减轻。我带着我的思考,组织教师进行了一场“”教学工作大讨论,同时也启动了我校有效作业的教学课题研究。
首先要确立有效的作业观。种种原因导致有些教师对作业认识产生偏差,认为作业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提高考试成绩。这种惟分数、纯功利的认识,使大多数教师在安排作业训练时,总是冲着考试进行设计,有的题型甚至就是考卷试题的翻版。学生叫苦叫累,教师叫烦叫重。于是,作业成了“令人头疼却必须做的辛苦差事”。作业,只有在适当、适量和适时的时候才会有效。那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切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知识建构原理的练习、作业,那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取性、创造性的练习和作业,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巩固、强化和拓展的练习价值,才能实现师生的生命成长。
第二是增添作业的趣味性。学生玩电子游戏从来不感觉累,更不会感觉负担过重,这是因为电子游戏有趣。我们的作业不可能达到电子游戏般的有趣,但是我们还是有可能让孩子们的作业增添一点趣味。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学生对它们的兴趣,其表现因人而异。例如,对于七年级学生,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从事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然而,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却未必如此,因为他们更可能乐于从事思辨色彩较浓的作业。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要求教师尽可能增加学生作业的趣味性。例如英语的背诵或朗读作业,我们尽可能把它变成人机对话,把对话编成影像文件,让学生和电脑对话,这样改变了英语学习中枯燥乏味的机械背诵,增添了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科学学科,好多教师把课程中认知目标,分解为小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实验,最后形成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这样把死板的课本作业,变成了解决生活问题的活作业,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九年级学习《保护自然环境》这一章节中,教师要求学生考察沈家门城区环境问题,有一个学生专门研究了沈家门不同区域树叶上的灰尘,然后写成了《沈家门不同区域叶尘与污染的研究》的研究报告,获得了省科技创新一等奖,并引起了普陀环保部门的重视。这位同学说,我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实际上比完成课本作业更累,但我们感到有趣、有用,而且能把课本知识综合运用,这样的学习最有效。
第三是把作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过去,我们的老师规定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基本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所以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作业不能做,也不喜欢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拿到作业以后,自己不能做,就干脆不做,去抄。有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看到作业太简单了,就没有兴趣做,为了应付老师,干脆还是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组织老师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认为: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这就说明,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我们想:要是作业能像菜单一样,让学生自由选择,哪该有多好呀!我校的数学组开始作了大胆的尝试,按7:2:1的比例,让老师自己编作业。所谓的7、2、1是这样分配的:“7”是基础性练习;“2”是发展性练习;“1”是创造性练习。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只要完成基础性练习就可以;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只要完成发展性练习,对基础性练习就可以由自己来选择数量;完成发展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的学生可以不做基础性练习。数学组的作业改革,激发了学生作业兴趣,基础差的学生不用每天忙于抄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做一些有难度,挑战性比较大的题目,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数学组的作业改革带动了其它学科的作业创新,科学组自己创建了一个科学网站,网站建立了师生菜单式作业题库,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在网站上下载练习题,教师又把下载的练习题编成菜单式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我校菜单式作业实施几年来,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抄作业人数减少了,后进生人数也减少了。(责编:戴群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而你却相形见绌
  • 2021-04-27 04:22
一 作业布置优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作业布置一定要优化。优化 作业布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 作业性质是影响学生作业有效性的首要条件。与作业性质有关的因素主要 有:难度、趣味性、意义、相关性和多样化等。难度是指作业对于学生现有实际 能力水平的难易程度。作业的难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它常常 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同一作业,对于能力强的学 生可能易如反掌,但对那些能力低的学生却可能极为困难。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 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 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 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 心理体验。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 趣。 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 发展、 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搭建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 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 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的快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