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想问一下怎么在掌阅发想法啊,用了很久都没发现这功能

答案:2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01-13 11:28
  • 提问者网友:心牵心
  • 2021-01-12 22:40
想问一下怎么在掌阅发想法啊,用了很久都没发现这功能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佘樂
  • 2021-01-12 22:59
在看书时,点击页面中间,
然后在右上角有一个消息图标,
点这个图标,在加载的页面上
就可以看到了。追问对我可以看到别人发的想法,但自己发不了,我发的是直接的评论,没有那文章追答



追问我知道为什么了,我用的是手机原带的掌阅,所以没有,新下一个就行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芗
  • 2021-01-13 00:00
读书最大的亮点就是与运动类似的排行榜。读书可以让用户知道好友读了多久的书,并且有一个阅读排行榜来显示用户读了多久时间的书;类似「朋友圈」的「想法」,用户可以发表书评并且能够分享朋友圈。不过我们好奇的是作为后来者,阅读有没有优势?在阅读类 App 这一块,Kindle、Anyview、多看、掌阅、豆瓣阅读等都有了各自的一块领地。其中 Kindle 和掌阅更是推出了电子书,来进一步满足他们在内容上的分发。1阅读打着社交化阅读的旗,背靠坐拥将近 6 亿的用户红利,那么它能转化多少用户?我想阅读的优势应该在于它可以借助的关系网络直接做关系维护,所以阅读可能会做推荐和分享这两件事情,通过推荐带动销量,分享沉淀用户。但是对于社交化阅读,拇指阅读创始人左志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阅读+社交这种产品架构是「拇指阅读」曾经走过的路,也是读书现在正在走的路。但这件事不是小能撬动的,因为它需要消耗太多的资源。那么又能撬动吗?事实上,社交化阅读的尝试吸引力着实有限。多看阅读、拇指阅读都采用社区来作为社交阅读的一个突破口,鼓励用户参与互动讨论,但最终还是没能做起来。2无论是在坐车或是闲暇的时候打开,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浏览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而作为一个终端,一直是碎片化阅读的阵地。有朋友告诉我,他喜欢「听」书,常常会下载一些音频在里面听。他认为用看书一般是上下班乘坐地铁、公交这种碎片的时间,但是时间长了对眼睛和颈椎又不好,所以用听是最舒服的。还有朋友告诉我,在上看书难以专注,因为上的诱惑太多。看书的体验和硬件的关联度比较高,长时间阅读的话会选择 Kindle 这类电子书。3阅读在内容上虽然有阅文集团(统一管理和运营原本属于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旗下的文学)的支持可以在内容方面的不足。但是各阅读平台间很难形成壁垒,基本上一家拿到的书,另外一个平台基本也能拿到。不过其他同类阅读 App 在内容支持方面也并不比阅读差,比如掌阅提供的数据,掌阅书城现有版权书籍 42 万册,80% 为出版图书,20% 是网络原创。与阅读并不相同,的天性就是适合端,而阅读在上却不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首先是娱乐属性太强,阅读难以专注,更适合碎片化阅读;本身的续航(耗电)和屏幕(伤害眼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长时阅读。4所以如果不依托其他终端,阅读做得再好,用户也不会账。这也是为什么掌阅在今年推出了旗下第一款电子书iReader,而多看阅读通过在 Kindle 上新的系统也获得了一批用户;Kindle 经过几代电子书的更迭,它的地位也早已稳固。当然一个产品是很难讨好所有人,毕竟读书才推出没多久,我们也不好妄下结论。但是在知乎上我看到的大部分结论是他们并不看好的社交化阅读,读书是个人的事情,和好友比读书时间有意义吗?而这种情形让我想起五年前,当我邀请周围的朋友和同学来玩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是什么鬼?我用微博就够了。」然而再回头看看五年后的今天,当年坚守在微博的那人是不是大多也转移阵地了呢?现在想想也觉得可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