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朦胧、蒙眬、蒙胧、曚昽、濛泷怎么区分?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1-17 08:44
  • 提问者网友:無理詩人
  • 2021-01-17 02:58
朦胧、蒙眬、蒙胧、曚昽、濛泷怎么区分?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撞了怀
  • 2021-01-17 04:10
“朦胧”一词的同音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列有“蒙胧、朦胧、蒙眬、蒙眬、曚昽”等条目。其注释如下: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的样子:睡眼~。 蒙眬:见蒙眬。 朦胧:1、月光不明。2、不清楚,模糊:暮色~、烟雾~。 曚昽:[书]日光不明。“朦胧”、“蒙眬”与“曚昽”是一组形体相近的同音词,均读作méng lóng;又都是形声字,且有共同的声旁“蒙龙”;词的构成方式相同,都是联绵字构成的单纯词;词性也相同,都是形容词;尤其是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这些词语时,往往易造成混淆,以致用错或写错。下面我试结合有关例句对这组词语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帮助学生正确地区分和使用。
  “朦胧”与“蒙眬”(也写作“蒙胧”)都可以表示模糊不清楚的意思,用来形容神态、眼睛。以下几个例子中的“朦胧”和“蒙眬”可以通用:
  ⑴蒙眬中听见广播说,到了奉节。(刘白羽《长江三日》)
  ⑵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鲁彦《听潮》)
  ⑶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鲁迅《故乡》)
  ⑷在一夜蒙眬兴奋中,到了太原,看到那宽敞的迎泽路,步入那巴掌大小的迎泽公园。(赵忠祥《岁月随想》)
  但“朦胧”与“蒙眬”在意义及用法上存在着更多的不同之处。“朦胧”原指月光不明,也可引申指其它光线,物体乃至思维、意念、模糊、不清楚。例如:
  ⑸清溪乡的山峰、竹木、田塍、屋室、篱笆和草垛,通通蒙在一望无涯的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里,显得缥缈神秘而绮丽。(周立波《山乡巨变》)
  ⑹这时太阳已经落到地平线底下,那一团红晕已经褪为淡红……朦胧的阴影爬过了村子。([美]密西尔《飘》)
  ⑺已是黄昏时分,纽约的一切都朦胧地罩着一层淡紫色。([美]欧文??肖《富人,穷人》)
  ⑻四周的田野朦胧地发白;田野的那面,阴沉的黑暗形成巨大的团块升起来,越来越迫近了。([俄]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⑼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⑽她(林道静)的血液好像凝滞不流了,这时只有一个念头朦胧浮在她的脑际……(杨沫《青春之歌》)
  ⑾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鲁迅《社戏》)
  例⑸中的“朦胧”是形容轻纱薄绡般的月色,例⑹是形容夕阳西下时的余晖,例⑺是形容黄昏时的晚霞,例⑻是形容夜色笼罩下的田野,例⑼是形容飘渺的夜幕中的小屋,例⑽是形容林道静接受战友嘱托时所产生的意念。例⑾中的“朦胧”则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朦胧” 还可以重叠,表示模模糊糊,不清楚的样子,重叠形式为AABB式,重叠时可以写作“蒙蒙胧胧”。例如:
  ⑿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花朵刚刚闭合。(徐刚《荷花飘香北海夜》)
  ⒀远山、近村、丛林、土丘,全都蒙蒙胧胧,像是罩上了头纱。(浩然《艳阳天》)
  “蒙眬”多用来形容快要睡着或刚醒时眼半闭的样子。这时的“蒙眬”不可改为“朦胧”。例如:
  ⒁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苏教96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一夜的工作》)
  ⒂在睡意蒙眬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蒙眬”有时可以活用作动词表示较短时间的睡觉,“朦胧”无此用法。例如:
  ⒃高夫人和姑娘们……和衣躺下去蒙眬一阵,天已经快明了。(姚雪垠《李自成》)
  “曚昽”从“日”,指“日光不明”。例如:
  ⒄田野里,笼罩着厚重的雾气,天色曚昽,稍远点的景物便看不清楚。(《解放日报》)
  “朦胧”有时也可以指日光不明,在这一意义上,“朦胧”与“曚昽”可以通用。例如:⒅朦胧的晨曦中,又昏暗有凌乱的一大片波涛一直伸展到无限远处,下面就是看得见的景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