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滨海新区观后感

答案:1  悬赏:60  
解决时间 2021-10-17 07:34
  • 提问者网友:嗝是迷路的屁
  • 2021-10-16 17:13
滨海新区观后感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10-16 18:10
今年是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第18个年头,新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加速崛起。上世纪,“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进入新世纪,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滨海新区,正努力成为我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统计数据显示,滨海新区迄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0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1800亿元,滨海新区正向着文化新区、商务新区、生活品质新区迈进。
核心区定位商务文化中心
“十二五”期间,新区将完成核心区、东疆保税港区、北塘经济区、西部区域、中心渔港五大区域主要建设任务。滨海新区核心区建成商务、文化中心,建设海河两岸景观带,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金融保险、商务商业、文化旅游、信息中介等服务功能,打造具有改革开放前沿特点的现代化新城区。日前从空港经济区获悉,菲律宾最大上市公司SM集团在滨海新区投资建设的大型商业中心--“滨海第一城”项目,已在空港经济区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体纯商业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和环渤海区域的新地标。该项目是SM集团在中国投资建设的旗舰项目,体量巨大,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由3个椭圆形环状建筑物组成,预计2013年年底竣工开业。项目涵盖高端购物、文化、休闲娱乐等领域,将为京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世界一流的时尚休闲购物场所及旅游胜地。此外,未来5年新区还将完成南港区域、临港经济区、中心商务区、滨海旅游区、中新生态城五大区域主要开发建设任务。
轨道多样公交优先
为实现滨海新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目标,新区将构筑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出租车等为补充的公交系统,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
滨海新区的轨道线路分为市域线、城区线两级线网。市域线服务新区及市域内长距离交通出行,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80公里以上。通过市域骨干线串联各组团、对外交通枢纽及城市中心,带动城市外围地区发展。城区线主要在滨海核心区布设,规划形成结构完整的线网。通过枢纽与市域线衔接,为骨干网收集客流,并满足城区内居民出行需要。
其他功能区内设置接驳线通过换乘枢纽与市域骨干网衔接,满足城区内居民对外出行需要。区内线根据各片区需求选取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多种模式。此外,新区内还将形成十字形铁路路网。重点加快建设津秦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延长线等“四线”,于家堡枢纽站、滨海高铁站等“四站”,形成“十字形”铁路路网。
构筑“5横5纵” 路网结构
为改善区内交通现状,新区正进一步加大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强化区内交通管理,全面提升道路交通通行能力。滨海新区按照“5横”(津汉快速路、津滨高速路、津塘二线、天津大道和津港快速路)“5纵”(机场大道、蓟汕联络线、汉港快速路、西中环―海景大道、塘汉快速路)的路网结构设计施工,塘汉快速路主体已基本完工,即将建成通车。西中环快速路津塘公路至京津高速段主体施工,计划年底完成;港塘中央大道海河隧道正在进行基础施工,计划2012年竣工。
打造“绿色”产业集群
建设低碳生态之城
去年8月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中国将首先在广东等5省和天津等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不断深入,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将不断显现,“低碳经济”不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更成为一种发展的必需。“低碳经济”已经在滨海新区的家庭、企业和区域中广泛推广,“低碳”意识已慢慢融入新区的方方面面。节能减排不仅是一种先进理念,更能为家庭、企业乃至区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滨海新区通过打造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大港新泉海水淡化等一批高新节能环保项目,推动新区产业升级换代,发展低碳高效经济,建设一个节能环保的“生态之城”。此外,作为滨海新区绿色标杆住宅的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项目更是采用有针对性的、成熟可靠的绿色技术,制定了相应的项目绿色设计策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高效的节能技术系统,最终落实为可实施的21项绿色节能技术措施。

满意吗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