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玄奘的资料

答案:6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01-14 00:58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01-13 05:51
玄奘的资料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1-13 07:16
玄奘(600~664),名陈祎,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Mahāyānadeva,即“大乘之神”唐言: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有名的翻译家,旅行家等
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子们来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除玄奘大师外中国的三藏法师有很多,例如比较熟的就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是对精通此三藏者的尊称,而当今佛教界为了尊重古德先贤,故即使今天也有法师通达三藏也不用这个名号,21世纪的现在没有三藏法师之名以尊重古德,但不乏有三藏法师之实者之高僧大德存在,大多云集在台湾,及中国大陆,新加坡,日本等地。
大雁塔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古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亲自督造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但也看到其间所隐含的相异之处,特别是在同一个瑜伽行派的体系里,在中国佛教中又形成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的重大差别,而在地论学派里,又分化出南北二道。隋唐诸宗,立宗的趋势是侧重一点而融合各家,玄奘也想解决这些分歧,他选择的也是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玄奘带回并译出大量经典。组织法相唯识理论,而有法相宗的创立。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
与鸠摩罗什( 344 ~ 413 )、真谛(499—569)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700—711)(又说为不空(743—774))并称为四大译师。
和弟子窥基等人创立唯识宗。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另译有《大般若经》。著有《会宗论》、《破恶见论》,和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的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小说《西游记》都源自他的故事。玄奘圆寂于长安大雁塔,葬于白鹿原。
编辑本段西行求法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0岁随哥哥进入佛门,13岁剃度出家,21岁受具足戒。前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十余万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并结为兄弟。后经龟兹(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编辑本段回国译经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宫(现在陕西铜川焦坪煤矿),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编辑本段卓越贡献
创立学说
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翻译佛经,传播学说
另外,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他于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于戒律科,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
大唐西域记
玄奘口述,辩机记录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玄奘门徒
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
窥基
窥基俗姓尉迟,十七岁得玄奘指导出家,常侍左右,二十五岁参加译场,勤于著述,有“百部疏主”之称。他对玄奘所传的唯识学说尤有领会,糅印度解释唯识十家之说而辑译为《成唯识》一论,即是出于他的建议,他所撰《成唯识论述记》,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的圭臬。他释《瑜伽》有《略纂》,解《杂集》有《述记》,弘五姓说有《法华玄赞》,详三支立破有《因明大疏》,其他重要经论都有《疏》、《记》,发扬师说,建立了“慈恩”一宗。

普光
普光,于《俱舍》造诣最深,撰《俱舍论记》三十卷,为学者所宗。
神昉和嘉尚
神昉和嘉尚,事迹不详。神昉撰有《十论经抄》三卷,《成唯识论文义记》十卷,《种姓差别集》三卷等。嘉尚参加译事,玄奘临寂之前,特命他具录译经部卷及造像等,玄奘殁后,曾撰《杂集论疏》。
圆测
圆测 系新罗人,为奘门新罗学人的领袖。他曾在译场充证义,著有《仁王》、《深密》、《成唯识》等《疏》,多用真谛等所传的旧说。
法宝
法宝撰《俱舍论疏》十五卷,与普光《记》并称,见解时有出入。他又著《一乘佛性究竟论》,不同意五姓各别之说。故在奘师门下,被视为别系。
此外还有: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编辑本段身后之事
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1942年11月被发现,后被南京玄奘寺、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寺、日本琦玉县慈恩寺、奈良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等9处寺院分藏供奉。
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及《续高僧传·玄奘传》。由于他的取经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吴承恩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编辑本段玄奘故事
一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一、 大智大勇降逆徒
玄奘离开长安,到了瓜州,先是被李昌捉住,后因李昌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之后,去一座庙里求佛,偶然遇到一名胡人,名叫石磐陀,希望请高僧为他受戒,让他成为居士,于是就请玄奘帮他受戒。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帮助玄奘,随师父前往印度。
但经过几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怕玄奘在五峰被擒而把他供出来(在当时协助偷渡过境是死罪),怕惹来杀身之祸,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一天夜晚玄奘刚躺下睡觉,发觉有人正向他走来,定睛一看,正是石磐陀,石磐陀抽出刀,向他逼近,走过来,又返回,又走过来,又返回,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此刻,不论是厉声斥责,还是乞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闭目不视。见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 到了第二天早晨,石磐陀终于承认了。于是玄奘送石磐陀了一匹骏马,自己带着老胡人送的瘦老赤马走向五峰。
二、 大度义服外道
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险旅程,到达印度后,拜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此招来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 一天,一名顺世外道自以为学问高深,无人可及,于是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难经义,自称如果任何人能够破解得其中一条,就立即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闭门不出,任凭他大叫大骂。到了第四天早上,玄奘走到寺院门前, 扯下经义,不屑一看,遂讲解经义。外道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剑准备自刎。玄奘大度,制止住他,遂让他做自己的仆人。不久,玄奘由于要准备与小乘宗师般若鞠多的辩论,研究小城经典,百思不得其解,听说那外道会讲解,于是便请他为自己讲解。外道惊异地说:“我是仆人,怎敢给主人讲经?”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应该向你求教。” 待到那外道讲解完毕后,玄奘感激他,将他放走。经此一事,全寺众僧无不敬佩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三,龟兹辨经
玄奘在西行的路上,路过龟兹,被当地盛情招待,事后玄奘去拜见当地地位最高的法师--木叉麴多。由于木叉麴多有点看不起玄奘,所以处处轻蔑,还说玄奘的西行取经是多此一举,于是在木叉麴多的庙里--神奇庙(当地语言的汉语意思)举行了一次辨经,由于木叉麴多处处狂妄自大,最后惨败给玄奘。经过这件事后,木叉麴多再见到玄奘不敢在坐着,都是站着和玄奘说话,以表示尊重。
编辑本段取经背景
玄奘
玄奘取经是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伟大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取经的事情呢?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结果、贡献又是什么?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是雅语,所以翻译的难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么样的。
于是南北朝就已经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因为语言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到隋唐时期就难以阅读了,更别说梵文的佛经了。这就使隋唐时期一些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是如此,一部《金刚经》不过260多个字,但是大家能讲得很清楚吗?都讲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对佛经的翻译、理解的历史。因为不懂,就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就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就产生了派别,所以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歧义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歧义这么多,怎么办?一些有大志的僧侣就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佛经还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没有的经书又是怎么讲的。唐初的玄奘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经完全是因为想探索佛教、佛教经典里的本原的情况。取经的原因就是为了把佛经里讲的问题搞清楚,看更多的经书。
刚才说了,去西天求法的人从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到西域求法的是三国时代的一位高僧。三国以后,两晋南北朝,也就是从3世纪到8世纪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到西方去求经。这里边最著名的是东晋中叶的一个僧人叫法显,他的佛学修养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础也很好。法显西行求法,经过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后到中天竺。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法显在印度三年,看了很多的经书,之后带了很多经书回国。去的时候走的陆路,回国走的是水路。从印度到了狮子国,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然后坐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经过辗转漂流,到了苏门答腊,再坐船漂到了现在的中国广州,之后又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才靠岸,上岸一看,已经到了现在的山东青岛了。他一算时间,从斯里兰卡开始,在海上走了三年。不管他带回来的东西多少,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从此,到西天取经成为了对佛教无限忠诚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行为。
据学者统计,从公元3世纪到4世纪,一共有7个和尚从陆路去取经,到了5世纪,有61个人到西天取经,6世纪有14个人,7世纪有56个人,8世纪有32个人。从3世纪到8世纪不断的有高僧离开中土,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经。史书上记载的这170个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数人都牺牲了。佛教徒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坚定的,显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侣的追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唐代初年,出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玄奘取经是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别大,影响特别大,具有的文化意义特别深远。玄奘取经,一是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惑,再一个是当时东土的经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经文。所以,玄奘取经也是对公元3世纪以来不断往西天求法这个传统的继承。他决定去西天取经,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这也是真理的追求。宗教不管是否能称得上真理,但是对于教徒信徒来说,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真理。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3世纪西天取经的事情中就能看出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唐代时佛经更加难读,玄奘的一个徒弟慧立在一本书里说,众人对于佛经是“先贤之所不觉,今者之所共疑”,也就是说,南北朝时的先贤没有解决的问题,到现在更成了今天学者共有的广泛的疑难,佛教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玄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历程,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他深入学习各宗的经论,学得越深,了解越广,怀疑和困惑就越多。到长安后,他就决心到天竺求法。恰好此时长安有个从天竺来的僧人,向他介绍了印度佛教的情况,特别提到了那烂陀寺,这是个了不起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是个寺庙,但实际上是佛学最高学府。经过这个印度僧侣的介绍,玄奘更下定决心要去印度,要去那烂陀寺。玄奘求经显示了他的意志,他完全是有目的有追求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1-13 12:02
玄奘(600~664),名陈祎,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Mahāyānadeva,即“大乘之神”唐言: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有名的翻译家,旅行家等
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子们来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除玄奘大师外中国的三藏法师有很多,例如比较熟的就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是对精通此三藏者的尊称,而当今佛教界为了尊重古德先贤,故即使今天也有法师通达三藏也不用这个名号,21世纪的现在没有三藏法师之名以尊重古德,但不乏有三藏法师之实者之高僧大德存在,大多云集在台湾,及中国大陆,新加坡,日本等地。
大雁塔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古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亲自督造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但也看到其间所隐含的相异之处,特别是在同一个瑜伽行派的体系里,在中国佛教中又形成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的重大差别,而在地论学派里,又分化出南北二道。隋唐诸宗,立宗的趋势是侧重一点而融合各家,玄奘也想解决这些分歧,他选择的也是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玄奘带回并译出大量经典。组织法相唯识理论,而有法相宗的创立。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
与鸠摩罗什( 344 ~ 413 )、真谛(499—569)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700—711)(又说为不空(743—774))并称为四大译师。
和弟子窥基等人创立唯识宗。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另译有《大般若经》。著有《会宗论》、《破恶见论》,和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的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小说《西游记》都源自他的故事。玄奘圆寂于长安大雁塔,葬于白鹿原。
  • 2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1-13 11:08
玄奘,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
人。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学不做官
了。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即公元600年。关于玄奘的生平,
现存的《传》、《状》、《塔铭》等都没有记载,而关于他的年岁又
有六十三、六十五、六十九诸说,推算不出确实生年来。今以重校内
学院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暂定法师寿六十五岁)。少时因为
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一岁
(620)就熟习《法华》、《维摩》。十三岁时(622)洛阳度
僧,破格入选。其后听景法师讲《涅盘》,从严法师学《摄论》,升
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佩。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
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
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
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
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
聚。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继往赵州从道
深学《成实》,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
(627),玄奘再到长安,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
《俱舍》、《摄论》、《涅盘》,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受到称赞,
声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但是玄奘觉得多年来在
各地讲筵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
家有关法相之说不能统一,很想得着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
以求会通一切(这一见解大概是受了当时来华的波颇蜜多罗的启发而
生),于是决心往印度求法。那时出国之禁很严,他正式表请赴印,
未得许可,只好作种种准备等待着。贞观三年(629),因北方连
遭灾荒,朝廷准许道俗四出就食,他得便西行,到达兰州,应当地人
士请求,讲《涅盘》、《摄论》和《般若经》。西域商侣有参加旁听
的,回去以后,便将玄奘求法的事向各地宣传了。玄奘继而潜行到达
瓜州,得胡人西盘陀导送,夜渡瓠颅河。从此子身冒险,过了玉门关
外五烽,度莫贺延沙碛,到达伊吾。高昌王麹文泰得知后,遣使迎往,
敬礼备至,延留度过夏坐,并要久留在高昌,他坚决未允。当时西突
厥叶护可汗势力遍及雪山以北各地,如去印度,须要取得他的协助,
因而高昌王遣使陪送玄奘去叶护可汗衙所,时当贞观三年八月。玄奘
离开高昌,过阿耆尼、屈支等国,越凌山到达素叶城,和叶护可汗相
见,凭着可汗致所经诸国的信件和陪送的使者,很顺利的经过西域笯
赤建等十国,越大雪山,直到邻接北印的迦毕试国
  • 3楼网友:夜余生
  • 2021-01-13 10:20
玄奘简介
玄奘(602~664),名陈炜,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但也看到其间所隐含的相异之处,特别是在同一个瑜伽行派的体系里,在中国佛教中又形成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的重大差别,而在地论学派里,又分化出南北二道。隋唐诸宗,立宗的趋势是侧重一点而融合各家,玄奘也想解决这些分歧,他选择的也是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玄奘带回并译出大量经典。组织法相唯识理论,而有法相宗的创立。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9),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
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
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与
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和弟子窥基等人创立唯识宗。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
等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另译有《大般若经》。著有《会宗论》、《破恶见论》,和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的
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小说《西游记》都源自他的故事。玄奘圆寂于
长安玉华寺,葬于白鹿原。
  • 4楼网友:逐風
  • 2021-01-13 09:36
玄奘,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
人。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学不做官
了。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即公元600年。关于玄奘的生平,
现存的《传》、《状》、《塔铭》等都没有记载,而关于他的年岁又
有六十三、六十五、六十九诸说,推算不出确实生年来。今以重校内
学院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暂定法师寿六十五岁)。少时因为
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一岁
(620)就熟习《法华》、《维摩》。十三岁时(622)洛阳度
僧,破格入选。其后听景法师讲《涅盘》,从严法师学《摄论》,升
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佩。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
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
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
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
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
聚。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继往赵州从道
深学《成实》,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
(627),玄奘再到长安,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
《俱舍》、《摄论》、《涅盘》,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受到称赞,
声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但是玄奘觉得多年来在
各地讲筵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
家有关法相之说不能统一,很想得着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
以求会通一切(这一见解大概是受了当时来华的波颇蜜多罗的启发而
生),于是决心往印度求法。那时出国之禁很严,他正式表请赴印,
未得许可,只好作种种准备等待着。贞观三年(629),因北方连
遭灾荒,朝廷准许道俗四出就食,他得便西行,到达兰州,应当地人
士请求,讲《涅盘》、《摄论》和《般若经》。西域商侣有参加旁听
的,回去以后,便将玄奘求法的事向各地宣传了。玄奘继而潜行到达
瓜州,得胡人西盘陀导送,夜渡瓠颅河。从此子身冒险,过了玉门关
外五烽,度莫贺延沙碛,到达伊吾。高昌王麹文泰得知后,遣使迎往,
敬礼备至,延留度过夏坐,并要久留在高昌,他坚决未允。当时西突
厥叶护可汗势力遍及雪山以北各地,如去印度,须要取得他的协助,
因而高昌王遣使陪送玄奘去叶护可汗衙所,时当贞观三年八月。玄奘
离开高昌,过阿耆尼、屈支等国,越凌山到达素叶城,和叶护可汗相
见,凭着可汗致所经诸国的信件和陪送的使者,很顺利的经过西域笯
赤建等十国,越大雪山,直到邻接北印的迦毕试国。
他从此东行,进入北印度境,过滥波、健驮罗、乌仗那诸国。渡
信度河,过呾叉始罗等国,至迦湿弥罗国,于此先后居停两年参学。
随后至磔迦、至那仆底、闍烂那达、屈露多等国入中印度境。又经窣
禄勒那国,渡阎牟那河至秣底补罗国。过婆罗吸摩补罗等国,至羯若
鞠闍国。东南行渡殑伽河至逾陀国。更循殑伽河东下,拟赴阿耶穆佉
国,于中途遇盗,几乎丧命。后又过阿耶穆佉等国至吠舍厘国,更南
行至摩揭陀国,巡礼华氏城、伽耶等处圣迹,折向那烂陀寺。寺众千
余人欢迎他到寺,参谒了戒贤。他离开高昌,进入印度国境以来,随
处遇着高僧大德,就停留参学。广学《俱舍》、《顺正理》、《因明》、
《声明》、《经百论》、《广百论》、《对法》、《显宗》、《理门》、
《众事分毗婆沙》、《经部毗婆沙》、《萨婆多部辨真》、《发智》、
《日胄毗婆沙论》等。如此且行且学,到达那烂陀时前后约四年,其
时为贞观七年(633)。
玄奘到了那烂陀寺,被推为通三藏的十德之一,很受优遇。他请
戒贤三藏讲《瑜伽论》,同听者数千人,历一年五个月讲毕,后复重
听两遍。又听讲《顺正理》、《显扬》、《对法》各一遍,《因明》、
《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论》、《百论》各三遍。《俱
舍》、《婆沙》、《六足》等论,他先在诸国听过,至此更披寻决疑,
兼学婆罗门《声明记论》。如是在寺学习,历时五年(贞观八至十二
年,634—638)。
其后,玄奘为了更广泛的参学,便离开那烂陀寺南游,经伊烂那
钵伐多国,从怛他揭多毱多和羼底僧诃两师学《毗婆沙》、《顺正理》
等论。过瞻波等国入东印度境,经羯罗拿苏伐刺那等国,折西北行至
中印南憍萨罗国,停一个多月,从善解因明的婆罗门学《集量论》。
从此南行入南印度境,过案达罗国至驮那羯磔迦国,停数月从苏部底
和苏利耶两僧学《大众部根本阿毗达摩》等论,他们亦从法师学大乘
诸论。过珠利耶国至达罗毗荼国,于建志城逢僧伽罗国大德觉自在云
和无畏牙,就问《瑜伽要文》及僧伽罗国佛教情况。过那建补罗等国,
出伐腊毗国入西印度境,西至狼揭罗国。从此折回,过臂多势罗等国,
渡信度河,至北印钵伐多国,于此停两年,学《正量部根本阿毗达摩》
及《摄正法》、《成实》等论。从此东南行,仍还那烂陀寺。又到寺
西低罗择迦寺,从般若跋陀罗就萨婆多部三藏及《声明》、《因明》
等论咨决所疑。往杖林山,从胜军居士学《唯识抉择》、《意义理》、
《成无畏》、《不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及问
《瑜伽》、《因明》等疑,首尾历时两年。这样在各地游历参学凡经
四年(贞观十二至十六年,639—642)。回那烂陀寺后,应戒
贤三藏之嘱,为寺众讲《摄论》、《唯识抉择论》,并沟通了当时大
乘学说中“瑜伽”、“中观”两家的论争,著《会宗论》三千颂,得
到戒贤三藏和诸大德的赞许。他又应戒日王的请求,拟折服南印正量
部论师般若毱多《破大乘论》的异说,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
玄奘在印所学至此已经大成,他很想回国弘通,得到戒贤的赞许,
遂庄严经像,辞别戒贤,准备东归。时东印迦摩缕波国鸠摩罗王一再
遣使迎请前往。适值羯若鞠闍国戒日王征恭御陀回来,又遣使来请,
鸠摩罗王就带兵陪送玄奘,到羯朱只祗罗国,遇着戒日王。戒日王乃
决定于曲女城为玄奘建立大会,命五印沙门、婆罗门、外道义解之徒
都来参加。到期与会的有十八国王,各国大小乘僧三千多人,那烂陀
寺僧千余人,婆罗门及尼乾外道二千余人。此会即以玄奘所著《会宗》、
《制恶见》两论的论点标宗,任人难破,但经过十八天大会终了,没
有一人能提出异议。玄奘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被给以“大
乘天”和“解脱天”的尊称。其后又随喜了在钵罗耶伽两河间举行的
五年一次的无遮大施会,这才辞别戒日王,携带几百部梵本和各种佛
像,启程东归。路过呾叉始罗渡信度大河时,因遇风浪,失却梵本五
十夹及诸异花种,停在乌铎迦汉荼城五十多天,遣人往乌仗那国抄写
迦叶维耶部三藏。从此经过滥波等地,出迦毕试境,度雪山,经睹货
罗故地,过波迷罗川,越葱岭到了于阗,以国王延留,未得即还。就
派人随商侣入朝,表陈还国,日夜为于阗僧人讲《瑜伽》、《对法》、
《俱舍》、《摄论》四部论,约停了七、八个月。等到使人回来,并
奉敕迎令东归。于贞观十九年(645)正月到达长安。
玄奘去洛阳会见了唐太宗。太宗要求他据游历见闻,修西域传;
并劝他还俗从政,玄奘力辞。因留他住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
所需,并召集各地名僧二十余人相助,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
等职,组织了规模完备的译场。玄奘于是年五月,创译《菩萨藏》等
经,次年撰《大唐西域记》成。贞观二十二年(648)译完《瑜伽
师地论》一百卷的大部之后,请太宗替新译诸经做了总序,即后世所
传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这一年因太宗问功德利益,他建议度僧,
太宗诏诸州寺各度五人,并于北阙造弘法院,供译经用。冬十月,东
宫新建大慈恩寺告成,寺内也别造译经院,迎他入住。高宗永徽三年
(652)春,他请就大慈恩寺造西域式石塔,安置带回经像,以运
石工大,改用砖造。永徽四年(653)夏,印度大菩提寺智光、慧
天来信问候他,次年他分别答书。永徽六年(655),尚药奉御吕
才,诵玄奘所译《因明》、《理门》二论,自出新解,指议长短。后
经玄奘和他亲自辩论,他才辞屈谢退。显庆元年(656)二月,玄
奘为鹤林寺尼宝乘等五十余人授戒,又为德业寺尼众数百人授菩萨戒。
玄奘西游求法的时候,路上备尝辛苦,六十岁前后,身体就有病痛,
这一年复间冷疹重发颇剧。他恐怕病危,表请高宗重定佛道名位次第,
及废僧尼依俗科罪。显庆三年(658),他迁居新建的西明寺,当
时印度僧人阿地瞿多和那提相继来华,译事不专,他因而请求停译,
未得允许。继而因大众请详译《大般若经》全部,以京师纷扰,恐难
译了,表请赴玉华宫翻译。显庆四年(659)冬,他迁往玉华宫,
次年初即开始译《大般若经》,至龙朔三年(663)冬完成,全经
十六会,总六百卷。他于译完《大般若经》后,自觉体力衰竭,不再
事翻译,专精行道。麟德元年(664)初,他在玉华宫染病,病中
命门人嘉尚具录所译经论以及造像、写经、供养、施舍等项,宣读一
过,他很觉自庆,到了二月五日中夜便圆寂了。
玄奘回国以后的主要事业,就在翻译经论,并传播新知。因为他
对印度佛学全面通达,所以他所译经论亦赅一切。并且他进行翻译,
也完全有系统、有计划。他从住弘福寺开始翻译,直到最后迁住玉华
宫,译完《大般若》,中间经历十九年,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除
《大唐西域记》一种不计入),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十九年的翻
译,可分几个段落:最初,在太宗贞观末年,约五年间,译出了“瑜
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其次,在高宗永徽、显庆中间约十年,
译出《俱舍》、《婆沙》和“一身六足”等“阿毗达摩”;最后四年
译成全部《大般若》,这些都是整然自成系统的译业。在这中间,他
还曾应东印度童子王的请求,将中国的《老子》译成梵文,流传于迦
摩缕波;又以中国流传的《起信论》文出马鸣,印度诸僧很想一读,
他也译唐为梵,传到印度。这些都是有关中印文化交流的事业。
玄奘所译各籍,因为他对梵文的造诣精深,又亲自主译,所以名
相的安立,文义的贯练,莫不精确异常,而且矫正旧译的讹谬,遂在
中国译经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后人通称其译籍为新译。另外,从
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
印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
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他于因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
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
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
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
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
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于戒律科,
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
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
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
等)”,差不多全部译出,而于最后发展的“唯识”说,则编纂了完
备的《成唯识论》,以尽其奥蕴。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
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至于他在讲
学中阐扬了“理佛性”和“五种姓”之说,这不仅为后来创立慈恩一
派的根本典据,即其他宗派也有加以采用,在中国佛学界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
玄奘的著述,除上文说到用梵文写的《会宗论》三千颂,《制恶
见论》一千六百颂而外,还应东印度童子王的请求,造了《三身论》
三百颂,但这些都没有译成汉文,因而也未流传后世。他回国以后,
忙于翻译,无暇撰述,只应太宗的要求而修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还是口授辩机写成的。另外,向当时朝廷陈事的表启,现存一卷。至
于有关学说,则大都为其门下各家所记的口义,特别是见于园测一系
新罗学人著述上的占多数。通称为法师自作的有《三类境》一颂,载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二内,又有《赞弥勒四礼文》,载《法苑珠
林》卷十六,另传法师论《五种不翻》,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曾
见称引。至后人所传的《八识规矩颂》,文义都有可疑之处,并非他
的手笔。
玄奘门人很多,参加译业的也大都从他受业。最著名的是神昉、
嘉尚、普光、窥基,称玄门四神足。继承法系的自然要推窥基。基师
俗姓尉迟,十七岁得玄奘指导出家,常侍左右,二十五岁参加译场,
勤于著述,有“百部疏主”之称。他对玄奘所传的唯识学说尤有领会,
糅印度解释唯识十家之说而辑译为《成唯识》一论,即是出于他的建
议,他所撰《成唯识论述记》,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的圭臬。他释
《瑜伽》有《略纂》,解《杂集》有《述记》,弘五姓说有《法华玄
赞》,详三支立破有《因明大疏》,其他重要经论都有《疏》、《记》,
发扬师说,建立了“慈恩”一宗。其次为普光,于《俱舍》造诣最深,
撰《俱舍论记》三十卷,为学者所宗。
神昉和嘉尚,事迹不详。神昉撰有《十论经抄》三卷,《成唯识
论文义记》十卷,《种姓差别集》三卷等。嘉尚参加译事,玄奘临寂
之前,特命他具录译经部卷及造像等,玄奘殁后,曾撰《杂集论疏》。
此外,在奘门著名弟子中被视为异流的有圆测和法宝。圆测系新
罗人,为奘门新罗学人的领袖。他曾在译场充证义,著有《仁王》、
《深密》、《成唯识》等《疏》,多用真谛等所传的旧说。法宝撰
《俱舍论疏》十五卷,与普光《记》并称,见解时有出入。他又著
《一乘佛性究竟论》,不同意五姓各别之说。故在奘师门下,都被视
为别系。
  • 5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1-13 08:28
玄奘
目录
玄奘简介
西行求法
回国译经
卓越贡献
身后之事
玄奘故事
取经背景
编辑本段玄奘简介
玄奘(600~664),名陈祎,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Mahāyānadeva,即“大乘之神”唐言: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有名的翻译家,旅行家等
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子们来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除玄奘大师外中国的三藏法师有很多,例如比较熟的就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是对精通此三藏者的尊称,而当今佛教界为了尊重古德先贤,故即使今天也有法师通达三藏也不用这个名号,21世纪的现在没有三藏法师之名以尊重古德,但不乏有三藏法师之实者之高僧大德存在,大多云集在台湾,及中国大陆,新加坡,日本等地。
大雁塔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古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亲自督造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但也看到其间所隐含的相异之处,特别是在同一个瑜伽行派的体系里,在中国佛教中又形成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的重大差别,而在地论学派里,又分化出南北二道。隋唐诸宗,立宗的趋势是侧重一点而融合各家,玄奘也想解决这些分歧,他选择的也是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玄奘带回并译出大量经典。组织法相唯识理论,而有法相宗的创立。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
与鸠摩罗什( 344 ~ 413 )、真谛(499—569)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700—711)(又说为不空(743—774))并称为四大译师。
和弟子窥基等人创立唯识宗。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另译有《大般若经》。著有《会宗论》、《破恶见论》,和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的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小说《西游记》都源自他的故事。玄奘圆寂于长安大雁塔,葬于白鹿原。
编辑本段西行求法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0岁随哥哥进入佛门,13岁剃度出家,21岁受具足戒。前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十余万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并结为兄弟。后经龟兹(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编辑本段回国译经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宫(现在陕西铜川焦坪煤矿),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编辑本段卓越贡献
创立学说
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翻译佛经,传播学说
另外,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他于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于戒律科,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
大唐西域记
玄奘口述,辩机记录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玄奘门徒
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
窥基
窥基俗姓尉迟,十七岁得玄奘指导出家,常侍左右,二十五岁参加译场,勤于著述,有“百部疏主” 之称。他对玄奘所传的唯识学说尤有领会,糅印度解释唯识十家之说而辑译为《成唯识》一论,即是出于他的建议,他所撰《成唯识论述记》,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的圭臬。他释《瑜伽》有《略纂》,解《杂集》有《述记》,弘五姓说有《法华玄赞》,详三支立破有《因明大疏》,其他重要经论都有《疏》、《记》,发扬师说,建立了“慈恩”一宗。

普光
普光,于《俱舍》造诣最深,撰《俱舍论记》三十卷,为学者所宗。
神昉和嘉尚
神昉和嘉尚,事迹不详。神昉撰有《十论经抄》三卷,《成唯识论文义记》十卷,《种姓差别集》三卷等。嘉尚参加译事,玄奘临寂之前,特命他具录译经部卷及造像等,玄奘殁后,曾撰《杂集论疏》。
圆测
圆测 系新罗人,为奘门新罗学人的领袖。他曾在译场充证义,著有《仁王》、《深密》、《成唯识》等《疏》,多用真谛等所传的旧说。
法宝
法宝撰《俱舍论疏》十五卷,与普光《记》并称,见解时有出入。他又著《一乘佛性究竟论》,不同意五姓各别之说。故在奘师门下,被视为别系。
此外还有: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编辑本段身后之事
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1942年11月被发现,后被南京玄奘寺、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寺、日本琦玉县慈恩寺、奈良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等9处寺院分藏供奉。
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及《续高僧传·玄奘传》。由于他的取经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吴承恩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编辑本段玄奘故事
一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一、 大智大勇降逆徒
玄奘离开长安,到了瓜州,先是被李昌捉住,后因李昌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之后,去一座庙里求佛,偶然遇到一名胡人,名叫石磐陀,希望请高僧为他受戒,让他成为居士,于是就请玄奘帮他受戒。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帮助玄奘,随师父前往印度。
但经过几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怕玄奘在五峰被擒而把他供出来(在当时协助偷渡过境是死罪),怕惹来杀身之祸,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一天夜晚玄奘刚躺下睡觉,发觉有人正向他走来,定睛一看,正是石磐陀,石磐陀抽出刀,向他逼近,走过来,又返回,又走过来,又返回,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此刻,不论是厉声斥责,还是乞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闭目不视。见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 到了第二天早晨,石磐陀终于承认了。于是玄奘送石磐陀了一匹骏马,自己带着老胡人送的瘦老赤马走向五峰。
二、 大度义服外道
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险旅程,到达印度后,拜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此招来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一天,一名顺世外道自以为学问高深,无人可及,于是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难经义,自称如果任何人能够破解得其中一条,就立即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闭门不出,任凭他大叫大骂。到了第四天早上,玄奘走到寺院门前,扯下经义,不屑一看,遂讲解经义。外道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剑准备自刎。玄奘大度,制止住他,遂让他做自己的仆人。不久,玄奘由于要准备与小乘宗师般若鞠多的辩论,研究小城经典,百思不得其解,听说那外道会讲解,于是便请他为自己讲解。外道惊异地说:“我是仆人,怎敢给主人讲经?”玄奘回答:“ 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应该向你求教。” 待到那外道讲解完毕后,玄奘感激他,将他放走。经此一事,全寺众僧无不敬佩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三,龟兹辨经
玄奘在西行的路上,路过龟兹,被当地盛情招待,事后玄奘去拜见当地地位最高的法师--木叉麴多。由于木叉麴多有点看不起玄奘,所以处处轻蔑,还说玄奘的西行取经是多此一举,于是在木叉麴多的庙里--神奇庙(当地语言的汉语意思)举行了一次辨经,由于木叉麴多处处狂妄自大,最后惨败给玄奘。经过这件事后,木叉麴多再见到玄奘不敢在坐着,都是站着和玄奘说话,以表示尊重。
编辑本段取经背景

[玄奘]
玄奘
玄奘取经是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伟大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取经的事情呢?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结果、贡献又是什么?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是雅语,所以翻译的难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么样的。
于是南北朝就已经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因为语言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到隋唐时期就难以阅读了,更别说梵文的佛经了。这就使隋唐时期一些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是如此,一部《金刚经》不过260多个字,但是大家能讲得很清楚吗?都讲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对佛经的翻译、理解的历史。因为不懂,就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就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就产生了派别,所以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歧义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歧义这么多,怎么办?一些有大志的僧侣就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佛经还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没有的经书又是怎么讲的。唐初的玄奘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经完全是因为想探索佛教、佛教经典里的本原的情况。取经的原因就是为了把佛经里讲的问题搞清楚,看更多的经书。
刚才说了,去西天求法的人从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到西域求法的是三国时代的一位高僧。三国以后,两晋南北朝,也就是从3世纪到8世纪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到西方去求经。这里边最著名的是东晋中叶的一个僧人叫法显,他的佛学修养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础也很好。法显西行求法,经过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后到中天竺。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法显在印度三年,看了很多的经书,之后带了很多经书回国。去的时候走的陆路,回国走的是水路。从印度到了狮子国,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然后坐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经过辗转漂流,到了苏门答腊,再坐船漂到了现在的中国广州,之后又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才靠岸,上岸一看,已经到了现在的山东青岛了。他一算时间,从斯里兰卡开始,在海上走了三年。不管他带回来的东西多少,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从此,到西天取经成为了对佛教无限忠诚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行为。
据学者统计,从公元3世纪到4世纪,一共有7个和尚从陆路去取经,到了5世纪,有61个人到西天取经,6世纪有14个人,7世纪有56个人,8世纪有32个人。从3世纪到8世纪不断的有高僧离开中土,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经。史书上记载的这170个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数人都牺牲了。佛教徒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坚定的,显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侣的追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唐代初年,出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玄奘取经是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别大,影响特别大,具有的文化意义特别深远。玄奘取经,一是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惑,再一个是当时东土的经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经文。所以,玄奘取经也是对公元3世纪以来不断往西天求法这个传统的继承。他决定去西天取经,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这也是真理的追求。宗教不管是否能称得上真理,但是对于教徒信徒来说,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真理。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3世纪西天取经的事情中就能看出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唐代时佛经更加难读,玄奘的一个徒弟慧立在一本书里说,众人对于佛经是“先贤之所不觉,今者之所共疑”,也就是说,南北朝时的先贤没有解决的问题,到现在更成了今天学者共有的广泛的疑难,佛教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玄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历程,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他深入学习各宗的经论,学得越深,了解越广,怀疑和困惑就越多。到长安后,他就决心到天竺求法。恰好此时长安有个从天竺来的僧人,向他介绍了印度佛教的情况,特别提到了那烂陀寺,这是个了不起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是个寺庙,但实际上是佛学最高学府。经过这个印度僧侣的介绍,玄奘更下定决心要去印度,要去那烂陀寺。玄奘求经显示了他的意志,他完全是有目的有追求的。

参考资料:忘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