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合肥老人去世习俗

答案:1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10-17 10:25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10-16 13:11
合肥老人去世习俗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封刀令
  • 2021-10-16 14:21
旧时合肥称父母去世曰“老了”,全家必须举哀、戴“孝”,叫做“白喜事”。80岁以上去世则叫“红白喜事”,门楣上持红白布,丧仪虽依样进行,但吹打乐队可奏喜庆之曲。
那时,通常的丧俗是:在老人咽气前,家人要为其换上古代装束的新衣,名叫“穿老衣”;咽气后,要将老人尸体移至稻草铺成的地铺,叫做“睡铺草”。尸体要在铺草上停放一个对时,始能入棺。抬尸入棺,由长子扶头,次子扶脚,至亲男子帮抬,女儿、媳姨均不得近前相帮。棺前挂孝帐,设灵堂,孝子披麻戴孝,日夜守灵,并接待亲友吊孝。来人吊孝时,家属妇女必须号啕大哭,叫做“哭丧”。如果吊孝时无人哭丧,会被人视为“绝户”,吊客也认为是个晦气。灵柩在家中停放七日以上,方可出殡,叫做送葬,通称送老人上山。这时,富贵人家大搞排场,出殡前夕要请和尚“放焰口”,超度亡灵。出殡时前有纸扎的“开路神”、“接引佛”和金童、玉女、“灵幡”先导,接着是写有死者姓氏、官衔的“铭旌”和放置死者遗像的影亭、“主轿”和送葬宾客,灵柩两边是孝子、亲属,以及和尚、道士等组成的队伍。此即俗称“大出丧”“借死人来显活人的威风”。之后,还要设灵堂守孝四十九天,谓之“守土”。每逢单七日,还要上坟祭吊。
老人做寿是合肥旧俗的大喜。当时,60岁才有资格做寿,而且习惯是“做九不做十”,即59岁做六十大寿,以后,岁数也就浮动上去。所以过去有些百岁老人,实际上只有95岁。另外5岁都是“逢九进十”加上去的。 在老人做寿那天,晚辈和至亲好友都要馈赠寿礼,多为老人爱吃、喜用之物。寿宴之上,一定要有寿面、寿桃(面制),因寿面细长,象征福寿绵长;寿桃则代表瑶池仙桃,吃了能长生不老。散席之后,与宴者都纷纷将寿桃、寿碗、寿筷“偷”走,谓之“偷寿”。这些带“寿”字的食物和碗筷,给孩子使用,可以增福添寿。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