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历史上是否有张三丰其人?

答案:1  悬赏:70  
解决时间 2021-10-18 06:44
  • 提问者网友:疯子也有疯子的情调
  • 2021-10-18 01:03
历史上是否有张三丰其人?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煞尾
  • 2021-10-18 02:34
6.《禅玄显教编》
    南郡杨溥(1372——1446)撰《禅玄显教编》,记有张三丰事数则:“三丰居宝鸡县,东三里金台观,尝于人家门户,虽锁封固,以针剌之即开,故人又号张剌闼云。”又云:“本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后入武当,或游襄邓间,永乐中命胡忠安潆,驰传遍索于天下,不限时月,数年竟无所见,乃为忆仙宫以待之⒃。”
    书中杨溥所记佛道二教人物,有二十二人,大都显赫于洪武永乐间,明代文献中都有记载。此书人物中,提到洪熙朝,只有一人。杨溥湖北石首县人,是建文二年进士,洪熙元年七月入内阁,直到逝世,晚年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曾参与纂修《永乐大典》,又曾修太宗、仁宗、宣宗三朝实录任总裁。此书可能最早撰于宣宗时代,最晚也在正统逝世之前。杨溥自属“南郡”,以别当时在西二杨之府第也。
    7.《御赐张三丰铜碑》
    英宗朱祁镇《御赐张三丰铜碑》,互碑划为三格,碑首为篆额,中为诰文,下为张三丰像。碑文云:“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仙风道骨。得大地之真元,秘典灵文,集阴阳之正气。顾长生久视之术,成超凡人圣之功。旷世一逢,奇踪罕见。尔真仙张三丰芳姿颖异,雅思孤高,存想专精,炼修坚定。得仙录之宝诀,饵金鼎之灵膏,是以名隶丹台。神游玄圃,去来倏忽,岂但烟霞之栖,隐显渺茫,实同造化之妙。兹特赠尔为通微显化真人,锡之诰命,以示褒崇。于戏!蜕形不老,永惟物外之逍遥,抢道绝伦,盖动寰中景慕,尚期指要,式惠来英。天顺三年(1459)四月十三日。”
    焦闳(1541——1620)编辑《献微录》张三丰传中载有此文,与宝鸡金台观之碑完全一致。惜金台观碑文中有残损处。陈垣编篡《道家金石略》(而缺“神游玄圃……实同造化”二十二字。)中亦收此文。在个别字上微有出入,但碑文年代完全一致。(本文引用之文,系于1979年在武当元和观抄录的。如果有差错,希望斧正。)康熙四十一年(1702)甘肃《岷州志》亦收录此碑文,作《成祖赠三丰制》,显然误载,又无年月。
    8.《大明一统志?仙释》
    天顺五年(1461),李贤等纂修《大明一统志?仙释》中,有几处载有张三丰的事迹。山东青州府有:“张三丰永乐间,隐于青州云门山之阳,修炼洞中,太宗赐号三丰,莫知所终,今青州有张仙洞。”凤翔府有“张三丰居宝鸡县东三里金台观。本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验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人蜀见蜀王。又入武当山,或游襄、邓间。永乐间遣使寻访不遇,为宫以待之。”襄阳府有“张三丰,不知何许人?洪武初至太和山修炼,结庵玉虚宫王树边。身长七尺,美髯如戟。经书一览即成诵,寒暑惟一箬笠,日行千里。静则瞑目旬日,所啖斗升辄尽,或穷谷数月自若也,应显不测,莫知所在。时称张仙云。”邛州有“张三丰,洪武末自陕西来鹤鸣山修道,往来于山者半年,后不知踪迹⒄。”
    永乐十六年(1418)太宗“诏纂修天下郡县志书”。但是永乐未能完成此书,崩于榆木川。后来曾孙朱祁钰在景泰七年(1456),陈循等纂修成《寰宇通志》,景泰帝并亲撰序文,惜其书无列仙释科目。其史朱祁镇复辟之后,又进行一次重纂。英宗在天顺二年(1458)八月已卯,“敕谕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太宗皇帝,尝命儒臣修之,未底于成。景泰间虽已成名,而繁简失宜,去取未当。今命卿等折衷群书,务臻精要,继成文祖之初志⒅。”此书在天顺五年五月完成,名为《大明一统志》。天顺帝亲自撰序,大学士李贤撰进书表。
    《大明一统志?仙释》中,有关张三丰事迹四则,是由地方志乘而来,确定可靠,可以为信史而无疑。(后三则为天顺初刻本,前一则为隆庆前后刻本,在人物中有所续增,又有承天府记载。)
  还有李贤(1408——1466)撰《古穰集》中,有《宝鸡县怀古》诗,“尚父钓时番石在,张仙游处道宫存⒆”之句。
    9.《张三丰遗迹记》
    宝鸡县金台观,有《张三丰遗迹记》一碑,南阳张用浣识,陈仓刘俊篆额,宝鸡县儒学教谕,罗山张谦书丹,碑文云:“予幼稚时,闻先父均州知州,赠吏部侍郎。公语人曰:真仙陕西宝鸡人。大元中于吾河南开封知州,赠吏部侍郎。公语人曰:真仙陕西宝鸡人,大元中于吾河南开封府、鹿邑太清宫出家。吾先世开封之柘城县人,柘城与鹿邑近犬牙,相往吾家,离宫仅十五里,真仙与吾高祖荣相识,常往来于家托为施主,最亲密,亦爱重吾父叔廉公勤学。元末吾父避兵来郏邑,占籍为是邑人。真仙洪武中,亦来邑之西关玉阳观,与道士李白云老先生交甚厚,旅寓数月。时吾方十三,在观读书。真仙问曰:“汝谁家子也?吾答曰:故父柘城张叔廉,因避兵徙家于此。真仙曰:我乃张玄玄,昔在柘城时,多扰汝家。……越月真仙北行,吾同白云先生送至邑之北关外。别后,见真仙之行,足不履地,时人已异之。永乐初太宗文皇帝入正大统,遣礼科都给事中胡潆斋香书,编历天下名山访求之。时吾以儒官升詹事府主薄,与公备言少时,曾识真仙之由,公遂荐吾同往寻之,至武当均州久之弗遇。公回京复奏,上乃遣公往,必欲得真仙出而一见,特升吾为均州守。……予时虽幼稚闻斯言常记之,兹适公巡至宝鸡,暇乃游真仙旧时修真洞。因成俚语一首跋于后云:一自飞升近百春,陵原仙洞已生尘。烟消丹室空存鼎,花满桃园不见人。全阙几回朝望气,蓬莱何处夜修真。家君出守因相识,久俟云车谒紫寰。大明天顺六年(1462)岁次壬午九月吉旦立。”
    一般碑文都用撰者为某某,而此碑用识,不用撰者。因为张用浣乃述其父之言也。(立此碑时,张用浣官为吏部右侍郎,其祖父张维字叔廉,在洪武时为国子监学正。)张三丰与张家有几代的交情,来往密切,故其父张朝用(位),受到胡潆荐举,得到永乐帝的青眯,同胡潆遍历名山寻访张真仙。武当为均州所辖之地,所以张位陲为均州知州,恭候张真仙降监,结果终归失望,未能完成夙愿。此碑首次提出张三丰籍贯为宝鸡人。另张三丰确定是鹿邑太清宫的道士,太清宫是老子降生地,故道教奉为祖庭。金台观之碑文保存完好,此碑乃予抄录。清初汪价撰《中州杂俎》,记载张三丰与李白云张叔廉事。
    10.《贵州图经新志》
    明弘治间,篡修《贵州图经新志》,在平越卫中,有张三丰传,“张仙人,不知何许人?以洪武间来寓高真观,与指挥张信善,教信以葬地曰:远远长龙自北来,脉流成右建僧台。前峰凹处堪为冢,若葬真泉步玉阶。已而别信曰:武当山再会。信恳留闭之室中,未久寂然,不知所往。后信以功封隆平候,监修武当宫观,果再会其人焉。”在寺观中,有“高真观,在卫城西南福泉山上,洪武二十二年(1389),指挥张信建。”“月山寺在卫城南二里,洪武二十一年,指挥戴旺建(20)。”
    从张三丰诗看来,是精于堪舆之学,但并无有纳骨于石牛口中之事。后来所有《贵州通志》,都未有葬地诗记载。高真观是张三丰礼斗处,明陆灿(1494——1551)撰有《礼斗亭碑记》,有云:“昔仙人三丰张先生,栖遁于兹,作亭以礼斗焉。”陆灿在嘉靖朝谪戍都匀驿。
    万历二十五年(1597)篡修《贵州通志》,有:“张三丰,不知何许人,洪武间寓高真观,与指挥张信善。指城南月山寺右地曰:葬此后必封候世禄,张信从之。后果以功封隆平候,奉命修武当山,偶遇三丰,接谈少顷,忽然不知所往。常自叙曰:幼年慕道,长岁求玄,识至人之奥旨,悟义理之深玄。识取梦中之梦,钩探玄上之玄。自从见了娘生面,笑指蓬莱在目前。又诗云:少年立志道心坚,跳出樊笼出水莲。散尽锦云空似洗,一轮明月挂长天(21)。”
    以上二志所载张三丰诗文,前为相地,后为修道经过和悟道之语,皆是研究张三丰思想很好的资料,惜《张三丰全集》未曾收录。二志皆有“洪武间寓高真观”之语,但无具体年代。平越设卫在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而高真观建于洪武二十二年,可以肯定张三丰来平越乃是建观前后,最低 限度是张信调回金陵之前。但是张信何时回金陵,史元记载,只有“惠帝初即位,大臣荐信勇谋,调北平都司(22)。从此看是建文改元之年。如果张三丰在平越时间解决了,云贵其他各地事迹,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二志皆云:张三丰“不知何许人”。而《张三丰仙师外传》和谈迂《枣林杂俎》皆为“闽人”,并且“以军籍戍平越”。清代纂修的《贵州通志》大体上皆沿袭《外传》之说。也许来自郭子章的《黔记》。可是明代二志乘,并无其说。说明早期地方志乘,较为真实可靠。关于张信葬亲之事,见后遗事中,此处不赘。
    以上所举例证,来源于金石、官修舆地、地方志乘等文献。这些撰者,有的纂修《永乐大典》,有的修过三朝实录,有的是纂修《道藏》经的总裁,有的奉命遍历名山寻访张仙,有的是掌管道教的天师,有的是地方高级的父母官。他们记录下的文献,完全可以为信史,例证是经过筛选的。本文重点以武当为主,其次为宝鸡金台观、四川大邑鹤鸣山、贵州福泉的高真观。因此四处,对后世影响较大,骚人墨客,怀念张仙,留下许多题咏。还有些正史、文集、笔记以及地方志乘有关于张三丰的记载,只好割爱了。通过以上文献资料,已足以证明张三丰在历史上道道地地确有其人。那些怀疑和否定之说是欠考证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