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请高人概述下藏传密宗白教的基本简介

答案:2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1-15 15:16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01-14 16:22
请高人概述下藏传密宗白教的基本简介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归鹤鸣
  • 2021-01-14 17:38
白教就是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的后弘期,由玛尔巴译师开创。噶的意思是佛语,举的意思是传承。 噶举派的特点 1 噶举派玛巴传米拉日巴的密教大手印是明空两点二合一论,显教大手印是唯空性论,只有空的一面,所以还要结合显教的大悲心四无量心,缘起观等等来达到双运。 2 既悟明空了,空是体,明是用,明属气分能化现,故三身本具在明空之中。宁玛派说悟了明空,只有保任,三身自然显发,法尔本然,不须用功用去别修报化,虽修亦不成。噶举派认为三身固然是本具,但悟明空还有层次,低层次的对佛的智德不易显发,不能不采取密乘的方便,来强制成佛,所以要别修报化身。就是为了解决佛心和佛身的矛盾问题。尤其是要即身成佛,对身和心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进行解决不可,换言之用《那若六法》密乘大手印在本元心体上转成大乐体性的本元身,是化粗身为最细身,这样的身心结合为一,才能现证三身而成佛。 3 噶举派提出“身”的概念来,本来佛教忌说“身”的,因为凡夫的我执就是由执身而起,不过显教说的身仍指此四大五蕴和合的质碍之身,噶举派提出的本元身,是属气,属物的,就胜义说心和物一切皆空无自性,就世俗说,身和心,风和心,心和物从宇宙一开始就有两种相对存在,但两种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都不是恒存的,不然各守自性,则不能结合在一起了。 4关于“风心”问题本元身是最微细的风,它从无始以来乃至成佛未曾断绝,是无始本具,与本元心同时存在。心是精神因素,风(气)是物质因素,精神和物质也即是说无始以来,心和物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分开。不过,不管是精神或物质他们都不承认有自性,若有自性,则各自独立,不能结合在一起了,因此心物是互相终始的,有心在,就有身在。他们提出悟心外还要修身,其理由就是身是风,解决心的问题,还要解决风的问题,而且风心之中的风往往起主导作用,即使要悟明空之心,但众生身(气)上还存在着根本无明,贪嗔烦恼八十自性分别,都是最微细的风存在身的内最深隐处,若不通过密乘方便,难于断除。无明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无明不断,出不了轮回,悟心无用,并且风是障碍佛的三身显发的,即使悟明空也悟不彻底。 5关于幻身理论的特色。幻身的基础是本元身,本元身实质是清澄的微细的风(气分),在凡夫粗身阶段时它隐藏得很深不易见到,它是生命的任持者。本元身既为本具,当然不能完全隐秘,必有显露之时机,抓着显露之时来认识光明幻身这是《六法》的中心思想。时机分为四时机,或五时机。一、睡眠时梦中出现四空最后之身为习气身;二、临终时四空最后出现之身为中阴身;三、入无色定,住三摩地,不现身根,但有潜伏的微细身,这是带业识之身,业报完后,仍沦入他趣,不能超出轮回。四、在修拙火时用远离瑜伽的强制办法出现四空心,由微细风而起现报化身,此则名为幻身。这四种身都是同一品类,作为修习幻身的依据。故六法中有抓梦境,入光明定等成就法。若是即身不能成就,为对治生死中有,所以六法中又有中阴成就和迁识成就法,中阴成就法也是修幻身的方法。迁识法则借佛力将微细风心迁入佛心或他方净土,可以保证不入轮回的办法。所谓不修成佛法,这有点像类似内地的禅净双修。 噶举派重要人物1帝理巴 2那洛巴大学者 3马尔巴 4密勒日巴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1-14 17:47
【噶举派】
  中国藏传佛教宗派。噶举,藏语意为佛语传承,汉译口传。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衣,俗称白教。分为香巴噶举和塔布噶举两个系统。二者在印度同源,传至西藏后,因传播地区不同,规模、势力也大不相同。  支派 ①香巴噶举。创始人琼波南交。此人先学本教,后学宁玛派的大圆满,又去印度学密教,后在后藏香地(今南木林)建立108寺。14~15世纪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及弟子克主杰等人,都曾从此系僧人学习,但此后逐渐湮没无闻。  ②塔布噶举。通常指称的噶举派。玛尔巴创立。他曾多次赴印度、尼泊尔,向著名佛教学者学习。返藏后在家乡授徒传教,其教法尽传其主要弟子米拉日巴。米拉日巴的弟子以热穷和塔布拉杰为上首。热穷19岁去印度,返藏后仍师事米拉日巴,后又奉米拉日巴之命,重去印度学习,并将他在印度所学之法献给米拉日巴。从此,由米拉日巴所传的这一部分密法,名为“胜乐耳传”,由热穷所传的,名为“热穷耳传”。塔布拉杰早年学习噶当派教法,32岁前后始向米拉日巴学习,他将噶当派的“道次第”和米拉日巴的“大印”结合,于1121年建岗布寺,形成塔布噶举系统,后分出许多支派,有“四大八小”之称。四大支为噶玛、蔡巴、拔戎、帕竹。帕竹噶举又分出“八小”支,即止贡、达垅、主巴、雅桑、绰浦、修赛、叶巴、玛仓,此外尚有其他更小的支系。  ③噶玛噶举。创始人都松钦巴。他30岁时始从塔布拉杰学习佛法,38岁在类乌齐附近噶玛地方建噶玛丹萨寺,此支派即由此寺得名。藏传佛教转世制度始于此支派,曾先后建立黑帽系、红帽系等转世系统。黑帽系追认都松钦巴为第一世,其实际创立者为第二世噶玛拔希,五世得银协巴曾应明成祖召,随中官侯显、僧智光到南京,成祖赐“大宝法王”封号。元、明两代大宝法王为藏传佛教最高领袖人物的封号,自得银协巴后为黑帽系各世沿袭专用。至清初第十世却英多吉时,由于格鲁派势力发展,黑帽系地位从此下降。红帽系第一世札巴僧格曾受元廷赐予红帽,因而得名。到第四世却札意希时,建立此系主寺羊八井寺。第十世米庞却朱嘉措因勾引廓尔喀军入侵后藏,清廷于战乱平定后查抄羊八井寺,并下令禁止红帽系转世,此系遂绝。  ④蔡巴噶举。创始人向蔡巴。他曾偕同帕木竹巴谒见塔布拉杰,从受密法。元初,实力较强大,其领袖人物受封为世袭万户长。14世纪时此派著名学者蔡巴·贡噶多吉以编纂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目录和撰写《红史》而知名。后此派在与帕竹噶举斗争中失利,势力渐衰。格鲁派兴起后,尽并其属寺,遂绝传。  ⑤帕竹噶举。创始于塔布拉杰著名的弟子帕木竹巴·多吉杰布。他广学经论,佛学渊深,1158年在前藏帕木竹(今桑日县境内)建寺,即后来的丹萨替寺。13世纪初,此寺座主由当地朗氏家族的札巴迥乃担任并世袭相传,朗氏家族因而也被称为帕竹家族。元代,此派领袖人物也被封为万户长。14世纪中,札巴迥乃的侄孙绛曲坚赞曾以武力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取代萨迦派,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达265年之久。绛曲坚赞的侄孙札巴坚赞受明廷封为阐化王。15世纪后势力逐渐衰落,属下贵族割据一方,政权名存实亡,直至1618年为第悉藏巴所取代。  ⑥止贡噶举。创始人仁钦贝。他在25岁时向帕木竹巴学习密法,帕木竹巴去世后,曾短期主持丹萨替寺,后于1179年去止贡(今墨竹工卡境内)地方,在原有小寺的基础上,发展成止贡替寺。元初,其寺主受封为万户长。1290年遭萨迦派攻击,止贡替寺被毁(后又重建)。14世纪中,在与帕竹噶举战争中,又遭失败,权势大减。明代该派领袖曾受封阐教王。此后势力虽然衰落,但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⑦达垅噶举。创始于帕木竹巴弟子达垅塘巴·扎西贝。他以重视戒律著称。因在达垅(今林周县境内)地方建寺而形成宗派。达垅寺第九任堪布曾受明成祖封为国师。  ⑧主巴噶举。创始人帕木竹巴弟子凌热·白玛多吉。此派以其代表寺院为“主”(藏语意为龙)寺而得名。流传很广,有“藏人半数为主巴,主巴半数为乞丐,乞丐半数得成就”的谚语。分为上、中、下主巴三支,此外还有南主巴,流传于不丹。  教义 噶举派奉月称派中观见,重视“大印”传承,不重文字,重在论理,即通达“大印”的智慧。奉一能使自己证得“大印”智慧的师长为根本上师。大印原系对受过灌顶者进行传授的密法,到塔布拉杰时,兼包显宗内容,于是,大印有显有密,噶举派各支系中各有偏重。据达垅·阿旺南杰所著《教史》所记:“噶举派的特殊教法,如玛尔巴的续释,米拉日巴的艰苦和教授,塔布拉杰的体性抉择,都松钦巴的风心无别,向蔡巴的究竟胜道,拔戎巴的塞婆和塞朗(大印修法的二种名称),帕木竹巴的密咒,达垅塘巴的39种传记,止贡巴的三律仪一要,主巴·藏巴甲热的缘起和平等味,桂译师的信敬和厌世心等,各有殊胜之点。虽然每一派系都具备一切教授,但各派系也各有着重发扬的别法,然就其整体而言,俱是噶举派之教义。” 复制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