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钟祥人的长寿之迷

答案:1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10-17 11:14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10-17 04:55
钟祥人的长寿之迷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几近狂妄
  • 2021-10-17 05:26
一、自然地貌与长寿。众所周知,钟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对长寿必然产生无形的巨大影响。如客店镇新屋湾五组,102人的村落,60岁以上老人就有23人,其中80岁以上8人,90岁以上3人。当问到他们长寿的原因时,他们说主要是常年喝的是月池(山泉名)水,吃的是泉水养育的作物,吸的是深山老林散发的空气。我们经多年对血压、血脂调查,当地属于低发病率地区,且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多于其它地区。另据刘卞生、龚云鹤两教授对钟祥粮食作物研究显示,大米、黄豆、花生、芝麻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富锌、富硒、富铁为特点;在葛粉中含有少量黄酮甙。这些论证为我们的长寿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生活习惯与长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促进长寿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包括起居、饮食、嗜好和劳动。

起居习惯与长寿:所有钟祥老人均有日落而眠,黎明即起的习惯,睡眠环境安静,时间充足,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无疑具有良好作用,早已为世人公认。

饮食习惯与长寿:调查显示钟祥老人生活均清贫。抽样调查8旬以上老人136名,生活较富裕者仅32人,5人解放前有乞讨史,检测血脂均正常,这可能是他们早期逃脱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钟祥是豆腐之乡,豆制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有各种微量元素及植物雌激素,当然是长寿优良食品。另外当地人夏天喜主食米茶,消暑解渴又爽口,据当地糖尿病患者经验,以此为主食有利于控制血糖。钟祥又是全省白酒销量最大的县市,经调查1/3人群有常年少量饮酒习惯,近代证明少量饮酒有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促进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部分地区人群血脂检测HOL—C增高者占19%,这有利于对抗动脉硬化。这些饮食习惯,可能是他们虽已高龄而能逃避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

劳动习惯与长寿:近期调查显示,80.15%的高龄老人,除生活完全自理外,尚能参加家务劳动甚至田间劳动。最近走访8名百岁老人,除2名自理生活有困难,其余尚能切猪菜,照料瘫痪的儿媳,自己洗衣、缝补衣服、做饭等。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不劳动就生病,就心闷,就全身难受。”劳动使老人们享有维持生活的独立能力,劳动使他们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劳动使他们减少了对他人的依赖性和对子女的累赘感,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心态。因此,强壮的体能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先天素质与长寿。先天素质来自于遗传。对高龄老人向追溯两代,均发现有高龄家族史,特点是一生未患心、脑、肾主要器官疾病,更少患传染性疾病。百岁老人中有4名终身生活在血吸虫疫区,但从未有感染血吸虫病病史。当地1935年发生特大洪水,灾后瘟疫流行、尸横遍野,他们却免遭感染,这显然与个体先天体质、免疫机能等因素有关。

四、体液因素与长寿。我们通过对百岁老人血脂、血粘度检测,发现他们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A、B均值及比值,均偏居正常值上限,而不呈现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APOA亦不降低;在高血压组,胆固醇、甘油三脂高于正常组,但APOA亦不降低,APOA亦不增高,这对延缓动脉硬化,少发心、脑血管疾病,促进长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老年人血粘度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血粘度下降,血浆粘度增高,而到高龄全血粘度不再继续下降,血浆粘度亦不再上升。在百岁老人中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浆粘度存在相对增高的变化,这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促进长寿的又一重要因素。

五、心理因素与长寿。人到老年直接面临生与死问题的困扰,如何面对生死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我们对四个乡镇632名高龄老人随机抽样136名调查后发现,想长寿者53人,占28.9%,想死者52人,占28.3%。而想死者不厌世,无自杀念头;想长寿者不怕死,视死如归。想死与想长寿者是随客观因素的变化而相互转变的,而对待生死的心理状态,不怕死才是本质的、一致的,这种求实、平静、无忧愁的健康心理必然有益于健康长寿。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