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的乐曲赏析

答案:1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01-10 13:23
  • 提问者网友:爱唱彩虹
  • 2021-01-10 08:45
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的乐曲赏析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1-10 10:12
作品共分五个乐章,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六交响曲,这首以“田园”命名的交响曲是标题性的,作者对所有五个乐章(从第二乐章起一气呵成,连续演奏而不间断)都作了简短的文字说明,这种做法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是唯一的一例。但正如贝多芬同时又强调的那样,它并不是用音符去描绘田园风光,而更主要的是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愉快心境表达出来。
第二乐章是有些写景的,有流水潺潺,有鸟儿啾啾。谐谑曲乐章“村民欢聚”表现民间生活的热闹,但接着被一场暴风雨打断。低音弦乐器造成雷声般的轰鸣,风声则在短笛的高音区呼啸而过……等到雨过天睛,一切都豁然开朗。牧人怀着感恩的心情吹起牧笛,赞美太阳和人、自然生灵的蓬勃、茁壮…… 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奏鸣曲式
此乐章表达了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而轻盈的第一主题(片段1),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紧接着由小提琴阐述。第二主题为C大调,由长笛与单簧管陈述,清新悠扬。发展部比海顿的要大些,以第一主题为核心。再现部两个主题同样由
F大调陈述,在提琴畅快的五个音上结束了第一乐章。 极活泼的行板-降B大调-12/8拍-奏鸣曲式
此乐章描写的是溪边的夜晚(小景。 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片段2)。第二主题同时由弦乐与木管奏出(F大调),柔美而又不失庄重。 快板-f大调-3/8拍-诙谐曲
第三乐章描写的是临行前乡村欢乐的集会,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片段3)。主部前半段温柔细腻,后半段粗犷豪爽(部分为2/4拍)。此乐章没有三声中部,在主题的欢呼下突然结束。 甚快板-f小调-2/2拍
离别时,作者突然遇到了一场雷阵雨,使其不得离开。雷雨由远而近,狂风骤起、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整个大自然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片段4)。接着,暴风雨很快停息。
首先,小提琴以渐强方式引开主题,定音鼓、小号怒吼起来。之后乐曲出现频繁转调,使音乐的气氛尤为紧张。短笛的加入更是给予人们一种犀利的感觉,让人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定音鼓和短笛的远去直接过渡到第五乐章。第五乐章:小快板-f大调-6/8拍-回旋的奏鸣曲式。 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片段5),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同时又略带一丝伤感。其中单簧管的演奏模拟杜鹃的叫声,稍带凄切。弦乐的颤弓更是带有恋恋不舍的感觉。最后弦乐轻轻的描绘“落日”景象,结束全曲。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