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豫剧铜器最多的是

答案:2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1-15 21:41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01-15 07:34
豫剧铜器最多的是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1-15 07:41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产生于明末清初,多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喜爱。豫剧演唱以旦角为主,逐步形成了常、陈、崔、马、阎五大名旦,再加上桑派,就成了六大名旦。以六大名旦为代表,形成了豫剧六大流派。说起豫剧六大流派,常派代表人物是常香玉,被誉为“豫剧皇后”。陈派的代表人物是陈素真,她本名王若瑜,17岁即被誉为“豫剧皇后”,22岁又获“梆子大王”的美称。马派代表人物是马金凤。崔派的代表人物是崔兰田,是豫剧“十八兰”( 指18位名字中间带“ 兰”字的演员) 中的代表人物。阎派的代表人物是阎立品。桑派的代表人物是桑振君。

生角中,唐派代表人物是唐喜成,牛得草是著名豫剧丑角演员。他创立了豫剧牛派唱腔,李斯忠是著名豫剧净角演员,刘忠河被誉为豫剧“红脸王”。

说起豫剧,不能不提“豫剧十八兰”。 豫剧十八兰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大意是说,早期有18个兰字辈的女演员跟豫西名须生周海水的大乙班学戏。因为当时女演员较少,一时在西部山区引起轰动,中途不断有人退出或者改行,又不断有人补充近来,人数已经不绝对是18个了。解放后整理戏曲史的时候,连周海水本人也已经记不清楚前期的十八兰究竟都谁了。因此,后来的十八兰有多种说法。毛兰花、崔兰田、罗兰梅、周兰凤、李兰菊、范兰荣,车兰宝、汤兰香都在豫剧十八兰之列。后来,崔兰田改唱旦角,李兰菊技艺也日益成熟,遂有了“提起豫剧十八兰,就数小菊和大田”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豫剧新秀辈出,其中张宝英、王清芬、虎美玲、牛淑贤、李喜华、菅爱梅、朱巧云、李金枝、陈淑敏、马莉、胡小凤、章兰被称为豫剧十大名旦(意指豫剧十大名旦不止十人)。汤玉英、李金枝、王清芬、虎美玲、谷秀荣、陈淑敏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被称为“六朵梅花”。 豫剧界所谓“郑州三玲”的提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系指原郑州市豫剧团的三位台柱——虎美玲、王希玲和刘伯玲。

王善朴、魏云、高洁、杨华瑞、马琳等主演的《朝阳沟》、由柳兰芳主演的《小二黑结婚》、由常香玉和王善朴主演的《人欢马叫》、由任宏恩、汤玉英主演的《倒霉大叔的婚事》这些剧目,都是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风格在全国获奖。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往往唱得酣畅淋漓,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由于豫剧的独特风格,使豫剧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演出团体遍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约200多个,仅每年跃在河南省的业余团体,达2000多个,目前,豫剧已成为全国剧团数量最多的第一大戏剧剧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1-15 08:25
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