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汉族的特色习俗有哪些

答案:1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10-16 20:41
  • 提问者网友:战魂
  • 2021-10-16 11:28
汉族的特色习俗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酒者煙囻
  • 2021-10-16 13:07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民系】

一般而言,而言,同一个民系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区域,有着相同的区域认同。区域认同往往成为民系的名字,典型的例子如潮州民系。
在汉族诸民系中,客家民系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汉族民系。


对汉族人而言,炎黄认同是民族的精神传统的标志物和代表物之一。类似的,对于民族之下的民系而言,在同一个民系里的人,往往对某一特定的事物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认为这一事物代表了自己所属民系的某些特性和精神传统。
老槐树认同:
中原认同:南方诸民系(客家、福佬、潮州、广府等)普遍存在的认同。
石壁祖地认同:客家民系
南雄珠玑巷认同:广府民系
麻城孝感乡认同:四川西南官话民系
莆田城认同:
苏州闾门认同:




【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 日期 说明
过大年/春节 阴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 祭祖、扫墓
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节 阴历七月初七 又称乞巧节,当日女子拜织女,以求自己心灵手巧,嫁得如意郎君; 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提名,事业有成
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
腊八节 阴历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
小年 阴历腊月廿三

汉族传统节日中西历对照表
腊月
初七:驱傩日
初八:腊八节
十六:尾牙节
立春节(于立春日)
廿三:祭灶日(小年)
除夕
正月
初一: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初七:人日节
初八:谷日节
初九:天日节
初十:地日节
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
二十:天穿节
廿五:填仓节
春分节(于春分日)
晦日:无
二月

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社日)
十五: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节(于清明日)
十九:观音诞
三月

初三:上巳节(女儿节)
四月

立夏节(于立夏日)
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
十八:碧霞元君节
五月
初五: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
二十:分龙节
六月

初六: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
十九:观音会
廿四:观莲节(莲花生日)
七月

初七:七夕节(乞巧节)
十四:秋日拔禊
十五: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
廿九:地葬节
八月

初一:天灸日(天医节)
十五:中秋节
九月

初九:重阳节
十九:观音会
十月

初一: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
十五:下元节(下元水官节)
十一月
冬至节(于冬至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