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儿子缺少母爱

答案:2  悬赏:70  
解决时间 2021-01-12 12:19
  • 提问者网友:记得曾经
  • 2021-01-11 15:56
儿子缺少母爱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1-11 16:13
缺失母爱就是孩子童年就失去母亲,缺少母亲对自己的关爱。造成缺失母爱的原因很多,如父母离婚、天灾人祸造成的伤亡或其他原因致使母亲的离去等等。由于缺失母爱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面对没有母亲的感受及造成的影响也就有所不同。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这类孩子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问题一:少言寡语,不愿敞开心扉与别人交往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着名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中就谈到,儿童在出生至十八个月时就要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抚,生理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安全,从而对周围的人也就有了信任感。但是如果母亲的关爱不够,甚至没有,孩子就会对人、对世界产生恐惧,充满不信任,可见母爱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这类型的学生女孩子居多。她们童年失母,父亲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孩子无法得到细致的关爱。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初中阶段的她们正是身体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比如她们第一次来了月经,没有母亲的关心,又不敢和同学交流,她们常常会感到害怕;学习上更无法集中注意力,于是成绩渐渐下滑,可内心深处她们又渴望进步,却自感力不从心。这在无形中会增强她们的自卑感,削弱她们的自信心。她们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学校开家长会,但内心却无比渴望亲情、温情。
  问题二:邋遢成性,让人对他避而远之
  有些孩子从小就没有母亲,父亲又忙,生活上没有时间照顾他,一切都要他自己做,洗衣做饭,整理物品,而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常常因为贪玩而忘了换下的衣服还没洗,自己的东西还没去整理,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衣服脏了干脆不换,自己的物品乱放,甚至脸上脏兮兮的也不会觉得难受。
  问题三:唯我独尊,受不得半点委屈和挫折
  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最为中肯:“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芜。”这句话表明,幼年的经历影响一生,其中母爱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
  很多家长因其子女失了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认为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便想从金钱和其他物质方面给孩子补偿,对子女过份地宠爱娇惯,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不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行为是否正确,一概予以满足。家长的这种“亲近”方式,很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这类家长不知道初中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在迅速成长中,因为父亲的宠爱,让他们(她们)觉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理所当然的。这类型的学生总是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偏激,没有集体观念,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同时受不得一点儿批评,更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
  问题四:品德不良,听不进师长的规劝
  初中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易受外界影响。有些家长在孩子母亲突然离去后因工作繁重,常常无法在家陪伴照料空闲下来的孩子。这样,学生在冷清的家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关爱,对家毫无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亲更令自己感受到“人情”味,更能关照自己。故此,放学后就直奔“更精彩的世界”,与“朋友们”浪迹在网吧、游戏机室,深夜都不愿归家。这种类型的学生在“精彩的世界”里逐渐产生对道德规范错误的认识,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不正确,容易接受“朋友”或社会消极评价的影响,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这对周围的学生影响极坏,是典型的双差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1-11 17:04
父爱来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