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广西端午节的来历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7 19:25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10-17 03:38
广西端午节的来历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罪歌
  • 2021-10-17 04:11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过端午节,这一习俗在我国已经延续了2000多年。每到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按其传统的风俗过节,广西人也不例外。广西人过端午时,追求原汁原味,为纪念屈原而沿袭下来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备牲醴等。而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广西端午的习俗则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而保健、避疫,又主要体现在挂艾叶、菖蒲,佩香囊避邪以及洗中药浴、泡饮草药酒和雄黄酒上。身在现代的你们,对广西特色的端午文化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跟随记者的脚步来了解这些广西端午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天长节、天中节、地腊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等等。端与初同义,晋代成书的《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时,因为他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名相宋璟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从这以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赛龙舟
       赛龙舟作为端午节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传统习俗活动,由来已久,是主流文化介入民间习俗的典型,最早兴起于湖北、湖南一带,后来渐从南方流传到北方。民间传说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于是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便划龙舟以示纪念,并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如今,赛龙舟已成为一项大众化的传统竞技运动,每年端午,广西各地都有赛龙舟活动,届时江边河畔,人山人海、热闹无比。
       广西的龙舟和别地的不太一样,分为两种:一种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旁坐着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颇具表演色彩。另一种就是竞赛用的小龙舟。比赛时,小龙舟绕着大龙舟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其中以钱和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沉,而鸭子则会四处游蹿躲避。

 

吃粽子
       碱粽、咸粽、灰水粽……在端午节这天,广西各地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的做法也各有讲究。其中,碱粽多用来祭祀。客家人过端午须准备牲醴,拜土地公、万善爷以及附近的大庙,而碱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咸粽则分米粽及粄(粿)粽两种,纯粹用来解馋。而如今广西大部分地区都流行凉粽,也叫灰水粽,尤为出名的是广西灵山枕头粽,在广西部分地区十分流行,为端午节专用粽子。
       在中国许多地方,每年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除了家人自己品尝外,还要将部分粽子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人们为了防止鱼将粽子吃掉,就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进江里,后来渐渐用方便简单的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广西人包粽子,也沿袭了这一习俗。

 

挂艾叶、菖蒲
       从开始记事起,每年端午节,记者的妈妈和邻居们就一定会将艾叶和菖蒲扎成一束,挂在家里的门边上,说是听老一辈的人讲这能避邪。除此之外,也有人家将这些中草药拿来泡酒喝。
       端午节有许多形式不同的传统。据民间最早的传说是农历五月初五,百虫都出来了,怎么预防呢?于是百姓举行仪式,最早是将五丝线挂在脖子上避邪。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这天正午,太阳直射在人身上是没有影子的,古人以为有鬼,所以在这天也要避邪。挂艾叶、菖蒲也正是反映了百姓祈福、避邪的意喻。
       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两者皆可入中药。艾叶可制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当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时候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都是因为鬼邪作崇所致所以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是这两草的香气。饮菖蒲酒的习俗是从我国江南沿海一带传过来的这样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拌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草药浴
       洗草药浴也是广西人的端午习俗。今年已六十多岁的老玉林李爷爷告诉记者,小时候一到端午,父亲就会上山挖中草药回来熬水后给自己和兄弟几个洗澡,说是洗了之后就不会生疮长痱,对身体非常好。“其实端午节洗‘草药浴’在广西流传已久,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追赶潮流,有谁还会记得这个传统习俗?就算记得,恐怕也没人会照做了。”李爷爷说。
       据了解,端午传统的草药浴一般采用新鲜的草药煎水制成,如鲜艾草、菖蒲、银花藤、野菊花、麻柳树叶、桉树叶、九节枫、活麻、柳树枝、野薄荷、桑叶等等。这样的草药浴,不但可以让人放松精神,还可以解暑镇痛、散风清热、活血消肿、止痛止痒。此外,如果用来洗头,还具有清脑醒神、去头皮屑的功效,用来洗脸,可消除脸上的暗疮,防止青春痘的滋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