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国画“梅花”专业古人书籍!

答案:3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04-27 04:07
  • 提问者网友:故事与他
  • 2021-04-27 00:54
您好,我是国画习者,但苦于眼力及范围现没有提高,所以对挑选练习梅花的书籍没有衡量标准,说通俗才是缺少专业素材,而书店鱼目混珠的当今书籍甚多,希望画界专业的朋友可以指点我买谁的、古人的关于“梅花”的书籍、素材以提供我练习比较好!感谢您的指教,拜托了!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晨与橙与城
  • 2021-04-27 01:48
学习古人的梅花,今人画的梅花可作为参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4-27 03:44

芥子园画谱上都有

  • 2楼网友:你好陌生人
  • 2021-04-27 02:23
给你推荐近代的梅花大师 王成喜 提起画家王成喜,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笔下那些神姿绰约、暗香疏影、凝霜傲雪的梅花。中国历代画梅者众,但王成喜笔下的梅花生机勃勃,浓艳瑰丽。 《王成喜画集》1988年出版,12年间竟再版15次,售出了11万册。 问个中原因,王成喜道出一番肺腑之言:“其实我画的梅花不奇、不特、不狂、不怪,技法传统,体裁传统,只是吸收了一些西洋画法。 作品集 http://hi.baidu.com/%CD%F5%B3%A4%B4%BA/blog/item/96396666efc45d21aa184cff.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色、香、韵、姿俱佳。古往今来,不少画家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绘之以画,或寄之以情,留下了许多轶闻逸事: 宋代大画家宋伯仁,笃志画梅,每当梅开时节,便从早到晚在梅园中细致观察,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开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精选出100余幅不同姿态的梅花装订成册,并在每幅下题五言诗一首,留下了著名的《梅花谱》。由于他的梅花画得“喜神”,后人称他的《梅花谱》为《梅花喜神谱》。 元末画家王冕不仅为梅花作传,而且隐居九里山中,植梅千株,结草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他擅画墨梅,淡墨点染花瓣,浓墨勾点蕊萼,独见新妍,所画的一幅《墨梅图》题画诗:“事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留得清气满乾坤。”流露了画家以梅自喻的心声。他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 明代画家王谦爱画梅花,笔法苍古,雄劲超逸,他笔下的梅花多苍老蟠屈,枝柯如铁,千枝万蕊,姿致万千,在郁密之中具有清奇的韵致。他与人合作的《岁寒二雅图》,世称杰作。 清代画家金农擅长画梅花,梅干用浓淡墨随意写之,顿挫有如篆书,花瓣用意笔圈之,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独具风格,所画梅花既瘦且繁,繁枝密萼,生机勃发。他特别喜欢画寒梅,所画的寒梅有“凌寒独自开”的欺霜傲雪之英姿,寓意自己孤傲不阿的节志,如《梅竹图》上的“凌霜雪,节独高;我与君,共岁寒”便是突出一例。 清代画家李方膺性爱梅花,家乡居室命名为“梅花楼”,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笔法苍劲老厚,老干新枝,虬龙盘曲,铁骨铜皮,苍劲稳健,自成一格,正如他在一首题画诗中所云:“铁干铜皮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和补之。”他所作的大幅梅花,古干横空,蟠塞夭娇,苍老浑朴,墨气淋漓,体现出一种宁折不弯的倔性格。 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一生酷爱梅花,早年曾在故里亲植梅花三十余株,每当寒梅着花,徘徊园中,反复观赏,难怪自称“苦铁道人梅知己”。他谓画梅为“扫梅”,单这一个“扫”字就体现了他画梅的特点,真可谓自辟町畦,独立门户。他喜以朱砂、洋红点红梅,极富韵致。所作雪梅,墨华水韵,碎玉横空,使人不知是雪是梅。他曾用诗和画赞美赏梅胜地超山,在一幅梅花的题画诗中写道:“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人花前倾一杯。”大师去世后,埋骨超山,以梅为伴,被传为美谈。 著名画家关山月从小就喜欢梅花,其父曾在家中园内种有红梅、白梅,让他浸染其中。他所画的梅花有“关梅”之称,素享“当今画梅第一人”之誉。他笔下的梅花高雅而热烈,飘逸而凝重,潇洒而朴茂,枝骨如铁,花枝繁盛,花开热烈,如火如荼。他的以梅花为题材的《俏不争春》、《香港回归梅报春》等名作已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参考资料: http://www.jxnews.com.cn/jxrb/system/2008/02/15/002677616.shtml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