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欢乐颂的简介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7 01:39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10-16 08:40
欢乐颂的简介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0-16 09:53
欢乐颂(贝多芬)
适用于《艺术》教材

[作品介绍]合唱交响曲与贝多芬《欢乐颂》

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

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贝多芬在1795年前后用毕尔格的诗作曲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唱的是库夫纳歌颂音乐的魅力的诗。

《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完成的。

《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以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1824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遭到了警察的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

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出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简介:

这部交响曲于1824年全部写成并在维也纳首演,获得很大成功。这部被瓦格纳称为达到了交响曲艺术的顶峰,很大成功。这部被瓦格纳称为达到了交响曲艺术的顶峰,没有人可以超过了它”的“欢乐交响曲”,是在贝多芬精神和物质生活都很困苦的日子里写就的,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自己并没有享受过欢乐,但是他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所有的人。

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是他“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创作思想的总结。

第四乐章分三个部分,《欢乐颂》是它的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原来有段宣叙调的唱词,开始是说:不,这会使我们想起过去的痛苦。今天是胜利的日子,应该用歌舞来庆祝。”接下去,乐队先后三次分别演奏第一、第二和第三乐章的音乐主题或主题动机。贝多芬不甚满意。当木管乐器演奏《欢乐颂》主题动机时,他听了之后,立即说:啊,这才是我所需要的!但是,它演奏的还只是《欢乐颂》的雏形,还没有成熟。后来贝多芬把用人声演唱的宣叙调删掉,改成用低音弦乐器来提问,效果也很好。而且由于前面没有出现人声,当第二部分人声时,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经过乐队“酝酿”之后,出现男中音独唱:“哦,朋友!何必总是这一套老调,不如让我们歌唱一些更动听、更快乐的吧。”于是,他首先唱出了《欢乐颂》的第一段歌词,然后合唱加以重复。一些歌集上作为歌曲刊登的,仅仅是合唱的前一部分。在这之后,还有十几个变奏。有的是进行曲风格,有的是赋格曲。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