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

答案:4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01-13 21:15
  • 提问者网友:斑駁影
  • 2021-01-13 00:04
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大漠
  • 2021-01-13 01:41
传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一个自诩“中国通”的日本人在城墙上挂出一支上联,挑战似地征对: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面对侵略者的挑衅,有位中国百姓不顾生命危险,挺身应对:
“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居边,合手共拿。”
又:张谊的《宦游纪闻》中载一幅古对:
“ 琴瑟瑟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1-13 04:15
据说是八国联军。下联是李鸿章对的。
  • 2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1-13 03:27
原来看《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见到过……
上联是南帝的四个护卫“渔樵耕读”里的读书人,下联是黄蓉……
  • 3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1-13 03:06
这副对联便出于100年前的1900年。据说,当时有这么一件事:八国联军(美、英、法、德、意、日、俄、奥)攻陷天津和北京后,非常骄横傲慢,在一次歌舞宴会上,有一个所谓中国通摇头晃脑,口喷酒气,手指乐队,面对满脸谀笑的清廷官员说:我出一联,看看诸位谁对得出?我的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单戈对伐;”当时清廷的众多官员,瞠目结舌,面面相觑。正在全场闷声窒气、尴尬不堪之时,清廷要员中一个下属,忍无可忍,气愤万分,直挺挺地站起来说:我对得出,我的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擒拿。”这一对答,使帝国主义分子们大出意外,啼笑皆非,十分狼狈,只好以他们“花天酒地”来圆场。
这是一副字形巧对。说它巧,在于:出句“琴瑟琵琶”,每字头有二玉,计有八王,恰与八国联军相合,此为拆字法;单人之戈,左右结合为“伐”,此为合字法。对句“魑魅魍魉”,每字各有一鬼,也是用拆字法,把帝国主义分子鄙称为“四小鬼”。这八国联军,有来自北美的,有来自东亚的,有来自西欧的,有来自南欧的,东南西北四方都有,岂不是来自四方之鬼?不过,在人民眼中,只是“小鬼”而已;“合”与“手”结合则为“拿”,这又是合字法。“合手擒拿四小鬼”,表现了中国人民共同抵抗帝国主义的英雄气概,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便是例证。
此联另一种说法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从内在字形结构看,似乎对得更工整,但在意义上,此联的上联则增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而下联减弱了中国人民愤懑情绪和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似不可取。
还有一种说法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但,这不为八国联军侵华时对联,据说是明代状元唐皋出使某国时,答对某国君的出联而成的,从对联的对法上看,大同小异。但含义各有侧重。有兴趣者,可一并存留,比照鉴赏。
——余中元《名联鉴赏》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school.org/sgyy/GGGG/sgws_lytd2.htm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