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内蒙古和外蒙古经济比较,为什么外蒙古不如内蒙古?

答案:1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01-11 13:03
  • 提问者网友:欲劫无渡
  • 2021-01-11 09:44
内蒙古和外蒙古经济比较,为什么外蒙古不如内蒙古?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1-11 10:32
那得看这个经济怎么定义,内蒙古是在中国之内,如果要深入比较和预测两地的经济肯定也要分析中国和蒙古的整体情况, 如果这里对经济的定义是GDP 财富积累,那数据明摆着的外蒙古肯定不如内蒙古,这方面我们更高是因为我们的措施单就从提高经济产出上来讲更得力, 但还有一种对经济的定义是生活的难易程度, 钱是否好赚,同样的代价可以达到多高的生活水准,美国作为世界公认的最发达的国家除了它的人均GDP以外主要是指这方面,如果比这个的话可能外蒙古比中国强,因为有很多中国人到外蒙古从事类似贩卖 建筑 采矿这些比较初级的工作, 我觉得应该是外蒙古比中国钱好赚,如果我们去到那边的都是从事工程师这种知识密集型的职位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干不了没办法才找的我们,就像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欧美 德日员工一样(相比之下也还是我们去他们那打工的多 最主要的是很少有从事高水平岗位的) 除非他们是非洲那种水平,那就是建筑工人也算是知识密集型岗位了,不过蒙古人应该没那么差吧,它虽然经济上暂时落后,但是作为苏联系国家底子应该还是可以的, 乌克兰人均GDP还不如我国呢,但是我们还是要靠人家的技术和人员,当然蒙古不是俄罗斯 也不是乌克兰,但也不是中亚国家,作为一个阿尔泰国家也差不到哪去, 朝鲜作为半个阿尔泰国家都穷成那样了,但是教育普及水平 劳动力素质未见得比中国差,这些国家和我们相比有点像东北和南方,经济差但是基础好,东北在基础上的优势随着人才外流在迅速丧失,但是外蒙古和朝鲜作为独立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措施得力早晚可以转化成经济上的优势, 所以我们现在去从事的这些最苦最累的岗位不是人家干不了而是不愿意干的,曾经横扫欧亚的铁骑让他们这个也拉不下身子,有人说我们和外蒙古相比就像日本和我们, 可我听说过有日本人到中国来当经理或者技术人员,我没听说过他们有到中国来摆小摊或者当民工的, 所以哪个更发达要看怎么比,阿尔泰人的发展思维更倾向于通过提高教育 科研水平来提升生产效率, 我们也重视科研和教育,但同时也继承了古代一贯的发展路线---像浙南 福建这些地区明显有通过过度的增加劳动时间 劳动强度和储蓄率来加快财富积累 然后转入资本密集型的特征,知识的增长在里面起的作用不大, 这样的路线虽然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将经济产出最大化但是不利于对条件本身进行优化,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经济在农耕社会待了两千年始终没跨过去和太看重劳动强度对经济的作用而降低了对创造的需求有很大关系,这种作风流传到现在也导致我们在科技创新上难以获得全面突破,而且这种消极因素正在随着全球化向世界输出(部分的表现为输出通货膨胀),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是温水煮青蛙,因为我们的竞争不是依靠知识和技术反而更依靠知识和技术的被我们战胜甚至淘汰了,这样的竞争结果对人类发展有什么影响可想而知,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这样的过程也会和技术积累之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我们的技术积累和经济发展不对等, 总之虽然我们和外蒙古相比存在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可我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又远不像日本那样绝对,无法抵消蒙古国在自然资源上的优势,也就是我们的经济效率可能不如蒙古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产出高很可能是因为更高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因为我们在调动劳动积极性上的措施非常得力,充分动员了社会劳动力,所以我们的经济产出更高,,而在付出相同努力的情况下,在蒙古国的所得会更高,这应该就是很多中国人到蒙古国劳务的原因。 其实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蒙古国的人均GDP和越南都要比我们低,可是有很多越南人跑到中国来当新娘或者当黑工,很少有蒙古国的人偷渡到中国,也没那个必要,对蒙古国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很多发达国家对蒙古国护照都是免签的,包括我们的香港,甚至包括美国,即使这样也很少听说有蒙古国人跑到发达国家滞留不归的,这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实在难得, 如果是美国现在突然对我们免签 那估计我们南方沿海的国人们····这里面首先是阿尔泰人的品质 素质,但是应该也和其国内环境有关, 如果蒙古国国内是朝鲜那种状况就是维京人也HOLD不住,你说让他上战场战死容易, 但是你要让他老老实实呆在那等着饿死那忒难了,这些东西如果能看到的话那很多事情就是明摆着的。 另外经济的发展就是产业的发展,外蒙古经济落后肯定是产业发展的不到位,就制造业来讲先进国家都是因为高技术 高附加值产业比较发达, 外蒙古经济落后在制造业方面的原因当然也是因为高技术 高附加值产业比较弱甚至是空白,高技术产业可以是重工业 也可以是轻工业,只要是高技术产业都是重工业也可以,现在重工业赚到钱不愁买不到轻工业品,日本的电子产品碰到地震的时候会费点劲,其他的类似鞋子 服装 玩具那些谁都可以造,欠发达国家有的是造的,只要有钱不是愁买不到,而是如何反倾销, 现在起码在民用轻工业品方面,没有哪个国家限制出口, 所以只有重工业没关系,只要是高技术产业能赚钱就可以, 问题是机械工业 装备制造这类高水平的重工业你能不能搞的了,再说就是轻工业发达也不一定就对经济有多大作用,主要还得看是什么轻工业,如果日本的轻工业那绝对有拉动作用, 轻工业在日本是佳能 尼康 几千 上万一个的镜头 索尼散步的人系列随身听 卡西欧 精工 西铁城的手表 还有夏普手机 松下的面板等等这没什么好说的,都是高技术 高附加值,比重工业赚钱,其实现在已经很少把这些产业称工业了,一般都是消费电子,电子信息,虽然发展的基础都是重工业,但是这些产业里很多基础的东西需要更高的重工业水平, 当然如果要按轻工业和重工业划分还是要和手表 小五金 玩具这些一起归为轻工业, 可问题是轻工业能做到这种规模 更能达到这种水平的全世界只有日本,轻工业在我国和在日本完全是两码事,我们本土的轻工业在青岛是海尔 海信 澳柯玛,在佛山是美的 格兰仕 万家乐 在浙北是方太,这些只能说算是高技术 高附加值吧,但这些只是一部分,也不都是这样的,像苏南的轻工业就是羽绒服 衬衫 西装 要么就是沐浴露,好在都是品牌,还能有点附加值, 在浙南好点的是皮鞋 服装,现在有点做名牌的意思,但实在达不到西欧奢侈品的效益, 一般的是廉价耳机 麦克风 差的有鼠标垫 毛绒玩具 挂圣诞树的那些东西 或者世界杯吹的呜呜祖拉,还有一两块钱的丝袜···· 都是属于薄西来说的卖10亿个也换不来人家一个大飞机那种,在福建就是360 安踏这些运动鞋 运动服, 基本上还停留在纺织业阶段, 福建在这方面都快垄断全国了,规模已经大的不能再大,但也还是东南沿海最穷的, 这里面如果把家电这块去掉, 只算苏南 浙江 福建这个地区的传统轻工业的话产值是非常有限的, 这种产业层次也不可能对经济有多大的作用, 真正起作用的轻工业是本土的家电产业 集中在北京 深圳等地的本土高技术产业,家电产业我们突破的部分都是技术层次比较低的,在技术比较密集的部分比如面板 芯片上我们还是要依靠外国人,这些附加值最高的部分我们也没赚到, 本土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小,可是真的能达到高精尖的规模很小, 更多的是依靠外资发展起来的高技术产业,外资带来的产业在整体上是高技术的,可问题是我们在其中往往是处于产业链比较低端的部分,很多都是生产 甚至组装,这已经被人提过无数次了,这种方式创造出的GDP含金量会比较低,这些产业创造出的GDP未见得让我们富裕多少,可能还不如内蒙古一年挖出的那10亿吨煤效益大,内蒙古经济明明是以资源产业为主的,但是GDP的含金量居然比那些低附加值的工作含金量更低, 也不知道含金量拿去贴补谁了, 这就是什么都想做,可是什么都做不到家,最终还是要靠资源支撑, 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还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继承的发展观念,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制度,因为TG,可是华人圈的国家穷富 制度各不相同,香港的制度堪比欧美,可是在科技创新普遍都不行, 新加坡为科技创新创造的条件可以说世界最好的,但是这么多年过来人均GDP已经超过日本了可知识经济还是不行,当然我们这些华人国家都分布在南方, 如果我们有一个北方人的同族国家做比较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但是就现有的情况来总结的话我们这个人群似乎总是擅长于体力上的勤劳而不是脑力上的勤劳, 对于把自己的勤劳转移到更原发性的创造上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几千年来都不是很积极,日本能那么发达就是因为除了和中国人同样勤劳的同时留出很大的精力用在将这种勤劳本身逐渐转移到更高层次的水平来发挥,其实日本经济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后者,前者只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让日本成为当时发展最快的国家,而决定日本最终能走多远的后者上日本由于和欧美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到了那个水平就停滞了,我们在前者上和日本一样可以走得很快,但是因为后者的原因我们也许走不了日本那么远,如果我们顶着重重压力硬是靠垄断 靠其他的办法达到了那个水平,那我们的发展在最高层次的价值就是负的,我希望不要这种情况不要发生,为了人类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这是毫无疑问的。总之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劳动的积极性调动的已经非常充分了,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和强度都已经接近极限, 基本上没有再提高的空间了, 我们要继续增长只能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率,虽然我们能改善的地方只有这一个,但是我们的压力却有好几个,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流失在加速,劳动力供给却在下降,劳动力资源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可能面临一个漫长的滑坡,提高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和能起到的效果很有限, 另外就是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 新一代吃苦耐劳的意愿也在下降,很难保持如此高的劳动强度, 如果在自主创新上没有实质突破 或者进展缓慢, 那我们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较大幅度减缓。 内蒙古作为覆盖三北的边远地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同时还面临着人才外流的压力, 这些年由于资源开发抵消了这种效应,看上去没有东北的农业区那么紧迫,但是随着经济发展, 资源型经济的效应相应降低, 内蒙古人才外流的问题将会逐渐显现,这个过程不只是优秀劳动力流失, 也意味着总人口基数下降导致的老龄化进一步加速。 而外蒙古的时代刚刚开始, 外蒙古改革开放时间不长,市场经济正在逐渐深入 逐渐在优化资源配置和调动劳动积极性, 外蒙古人口总量少,这种转变会比我们起效快 , 同时外蒙古资源总量大,到目前经济较为落后除了改革较晚以外还有对资源开采的节制,和蒙古国庞大的资源总量相比,目前的开采规模仅仅是冰山一角,这也就是和上面说的阿尔泰的人发展思维和路线有关,蒙古国正在寻求通过管理和制度优化 以及产业拓展 能源运输通道的建设 和提升市场话语权来提高资源发挥的效应,如果按照我们的方式,蒙古国大量出让煤田 然后大规模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