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的意思!!

答案:5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04-28 01:50
  • 提问者网友:说不出醉人情话
  • 2021-04-27 06:20
RT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时光挺欠揍
  • 2021-04-27 07:20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两不相欠
  • 2021-04-27 10:50
这是曹植的七步诗。全诗其实是6句!但是我们熟知的只有4句,
全诗是“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的大意是:煮大豆是拿来做豆羹,煮豆的水过滤渗漏成为豆汁。豆秸在饭锅下燃烧,大豆在饭锅中哭泣。豆秸和大豆本来是同株所生,折磨为什么这样地迫急!

要好好理解其中的寓意还是要从这个典故开始理解啊~

  小说《三国演义》引用的曹植那首诗,跟《古诗源》的版本有所不同,只有四句,变成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公元220年,曹丕把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赶下台,称为文帝。他的胞弟曹植的行动就开始受到限制,两次被贬低官爵,削减封地。曹丕曾经命令曹植迈着步子作诗,必须在七步以内把诗作成,不然的话,就用重刑。曹丕的话音刚落。曹植就把诗作好了。
  他的母亲卞氏急忙从大殿后面赶出来,质问曹丕:“你这当哥哥的,为什么把弟弟逼得这么狠?”曹丕慌忙离开座位,以国法不能废除为借口,暂时搪塞了过去。曹植这首诗以豆萁相煎,比喻骨肉相残,于是就有了“煮豆燃萁”的成语典故。曹植作《七步诗》以后,又派生了“七步成诗”、“七步之才”等成语,都指的是“煮豆燃萁”这首诗的成语典故。
  • 2楼网友:为你轻狂半世殇
  • 2021-04-27 09:17
豆萁在大锅底下中燃烧,豆在大锅中哭泣
  • 3楼网友:努力只為明天
  • 2021-04-27 08:57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 4楼网友:虚伪的现实
  • 2021-04-27 08:31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从他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来看,其成就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这首诗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植)应声便为诗曰……”曹植与曹丕为同母弟兄。植少年时即以才华特异为父曹操所赏爱,几被立为太子。及丕继操位建立魏朝,植虽居侯王之位,而备遭忌迫。本诗即是其一次遭受威迫时情思的反映。《世说新语》首句作“煮豆持作羹”,“本是”作“本自”,此据丁晏《曹集铨诗》本选录。 诗的首二句以叙事提起,意谓煮豆而燃起豆茎,漉滤起熟豆来作豆汁。三四两句形容豆在锅中被煮时的景况,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的感情,以豆和萁比喻兄弟间迫害与被迫害的情况。“豆在釜中泣”句,以豆在锅中被煮得鼓起水泡作响,而着以“泣”字描述,极切合诗人此时被压迫的心情,在形象生动的比喻中,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末二句是由上二句所写情景产生的反思,以萁对豆之相煎熬,控诉兄弟相迫之乖违情理。兄弟之同正如萁豆之同根,燃萁煮豆,事属自然,世所常见。诗人此时满怀被胁迫的激愤心情,矢口而出,说来如此自然贴切,乃使阴狠冷酷如曹丕,闻此亦不免“深有惭色”。而“萁豆相煎”亦遂成为兄弟间互相鱼肉之名喻。 据《诗纪》,此诗亦有仅作四句者:“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辞意颇简切。旧评对二者各有短长。陈祚明评此诗云:“窘急中至性语,自然流出,繁简二本并佳。多二语,便觉淋漓似乐府;少二语,简切似古诗。”(《采菽堂古诗选》卷六)可谓持平中肯之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