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崇阳城是哪个地方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7 10:33
  • 提问者网友:别再叽里呱啦
  • 2021-10-16 22:57
崇阳城是哪个地方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撞了怀
  • 2021-10-16 23:02
崇阳四面环山,古称“天城”之乡。有峰、峦、泉、石的壮观,有汉、唐、宋明的古迹。过去,名闻全县的“崇阳八景”,曾载入县

志,已流传六百多年。历代不少先贤韵士,满怀热爱家乡的感情,在访胜猎奇时,都给“崇阳八景”写下了壮丽的诗篇。景即是诗,诗

即景。为便于相互参照,这里除简介“崇阳八景”外,还把明代进士杨(102页)为“崇阳八景”所咏的八首律诗都分别附上。通过欣

赏,必能使不少读者心醉神迷,如身临其境。
一、桃源春霁
桃源地处县西四十五华里的桂口乡,即桂口港将要流入隽水河的一段地区。四山环绕,溪流清澈,每到春天雨后初晴之际,桃花夹岸,

落英缤纷。“春来新雨后,景色最宜人”。有武陵佳胜,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桃源积翠拥烟霞,瑞气凝春景象嘉;

晓色迥含金线柳,韶光深(102页)碧桃花;

山川明媚阳和蔼,草木香浮锦绣华;

曾说刘郎寻不见,彩云飞处是仙家。
二、瀛潭秋月
瀛潭也在县西桂口河家铺附近,一座象半月形的石山俯瞰隽水,河底有石象牛,大一亩左右。秋季潭水澄清,汪汪一碧,皓魄当空,波

光四射。时至夜晚,寒光倒影,清沁射人。若是站在石山上,倾耳而听,时而河川在轰响,时而森林在震荡,时而群兽在欢叫,时而诸

禽在歌唱……。声音虽然杂乱,但仍有节拍,象音乐那样高亢、激昂。

碧天如洗晚生寒,一片秋光水底看;

冷浸石牛云影澹,清涵狮子曙光残;

雁鸣霄汉金风早,鸦噪枫林玉露抟;

几度倚岩多兴趣,恍疑身在五云端。

三、云峰朝阳
云峰,即是紫云峰,亦在县西桂口地区上新村。形如飞凤,隽秀婀娜。旭日东升,红日高照,山雾滚涌,云蒸霞蔚,颇为壮观。昔人刘

梦龄也曾有诗赞曰:峭石孤悬比太行,晴云缭绕远相望。飘飘灵气栖仙岫,簇簇琪花拥帝乡;风雨空山真寂历,烟霞古径欲朝阳。此中

清趣逢昌谷,草木岩泉入锦囊。

千古云峰插碧空,遥瞻偏喜日初红。

晴霞灿烂祥光霭,晓色氤氲瑞气浓;

水接潇湘源自远,地逢衡岳势偏雄。

山川如画吟难就,写入高堂锦轴中。
四、壶头雪浪
壶头山位于县北约三十五华里处。夹崇阳洪两岸都叫“壶头”。西边是大雾坪支脉,上有飞翠亭;东边是王过山支脉,上有伏波庙。两

岸对峙,有如长江之峡,汇于溪于此间,泻万流于一口。这就是“壶头”得名的由来。峡间(即崇阳洪)两岸峭壁交锁,乱石鳞次,横

截河流。船行其间,好象离弦之箭,篙手颇难驾驭。洪水击石,震耳欲聋,飞涛喷沫,洒玉飘花,真是一大奇观!可陆水水库建成后,

水位升高,“雪浪”也就沉入水底了。今天,我们虽然不能一览其胜景,但读读杨(104页)诗篇,仍能陶然欲醉。

山拥奇峰锁太阿,一湾流水泻银河;

层波涌雪惊舟楫,峭石参天挂薜萝;

雨霁岭头红日近,寒凝润底白云多;

壶头三峡日沧海,功说当年马伏波。
五、文昌晓钟
文昌观的故址在西城外朱紫台上(现粮食局对门),下临隽水,后有文昌阁。每当东方欲晓,晨钟就划破了长空的寂静。清脆和谐,余

音袅袅,令人神情飞越;噌(104页)嘹亮,声闻四境,催人发奋起舞。古人品题胜景,不仅是怡情适性,其寄寓之深,更是耐人领悟。
曙色微茫霭碧空,晓钟鸣处是仙宫;

疏声远应晴霞外,清韵遥闻霄汉中;

金鼎火销丹灶润,石炉烟尽白雪封;

道人上殿烧香罢,已觉东空旭日红。

六、中洲返照
中洲在县城南门外隽水南岸,横亘里许。元朝仁宗延祐二年(1315)状元李政茂(我县高堤人),曾筑室这里,所以又叫“状元洲”。

那时流传着这一谚语:“中洲生接上津台,渡头朱紫拨不开”。昔人王道大在“坐拥南楼夕气佳,红轮倒影散清霞;光摇远岸浑秋树,

色抹平芜当晚花;溪水夹流金带袅,渔舟停钓紫竿斜;须臾烟蔼苍无际,又见东峰吐月华”的这首诗篇里,也把“中洲返照”的壮丽景

色点缀得淋漓尽致,入微入妙。

云(105页)中洲斜日红,江山极目思无穷。

巍巍楼阁烟霞外,矗矗人家锦绣中;

漫说津台抬俊彦,已看豪杰著才雄;

当年题壁云犹在,父老传来事不空。
七、葛洪丹井
葛仙山在县北四十华里处,即地处东泉山的支脉,与蒲圻接壤。山上有葛仙台,台北有天然的石灶石井,井口泉水久旱不涸。相传,晋

元帝时,句容人葛洪曾在此山炼丹,丹成飞升。后人在此建有石屋,雕有石像,以示纪念。清代邑名士王应斗登葛仙山时写了一首诗:

“褒然临众岫,凝望得潇湘;庵雨分山翠,岩风透桔香;景随云不定,僧与石同苍;丹井犹堪酌,神仙岂渺茫?”可用以佐证。

丹鼎峰头仙客游,仙人已去鼎还留。

苔生石磴迷幽径,草长效原成故丘;

峭壁崖前云冉冉,桃花溪上水悠悠;

自从勾漏烧丹后,月照空台万古秋。

八、金城墨沼
金城山位于县东二十华里白霓镇的西南面。宋代江西诗派领袖、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又号山谷老人),曾结庐读书于其上。山

的西麓白石港中流的石矶,是他临池学书的洗砚沼。这就是“崇阳八景”之一的“金城墨沼”得名的由来。我县汉剧名伶米应生的先祖

米灿曾有诗云:“天城丙峙小金城,墨沼由来旧纪名。秋月春云成画谱,花香鸟语证诗情;鱼吞水字微微黑,虫篆波纹色色青。闻道当

年山谷过,游人多向此间行”。金城山顶原有山谷书院、文昌阁和金城观等古建筑。民国初年,书院扩建金城小学后被日寇拆毁而成废

墟,迄未修复。《回头小学校歌》中曾这样写道:“自古名贤多辈出,金城墨沼有余香”。这就可以说明,在崇阳人民的心中,“金城

墨沼”不仅是崇阳的一大名胜古迹,而且已经成为崇阳文化历史悠久的象征。

林峦叠翠绕金城,城下方池澈底清;

秋老楼头丹桂茂,风微水面墨纹馨;

草迷野市人行少,云净空台月自明;

山谷遗踪成往事,青松还有鹤来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