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姓雒的来历

答案:2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01-14 20:42
  • 提问者网友:我一贱你就笑
  • 2021-01-14 14:47
姓雒的来历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1-14 16:08
1、来历有五个
源于姬姓,出自古代黄帝之子任,属于以国名为氏。
源于嬴姓,出自古代北雒河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源于蚕丛氏,出自古代安南瓯雒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源于回族,出自元、明之际蒙古族月乃和,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雒水,就是洛水,后称洛河。
  2、分布

  雒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百九十一位,多以广饶为郡望。
  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周至县、宝鸡市岐山县、凤翔县、扶风县,咸阳市泾阳县、三原县、礼泉县、淳化县,铜川市黄堡镇、榆林市清涧县、绥德县,山东的宁津县、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的大石桥市沟沿镇,甘肃省的张掖市、兰州市、白银市靖远县平堡乡、金塔县、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河北省的辛集市,山东省的德州市、即墨市、胶州市、东营市、青州市、青岛市,河南省的鹤壁市浚县善堂镇、平顶山市、焦作市武陟县北郭乡、郑州市巩义县,山西省的太原市尖草坪区、运城市芮城县、吕梁市离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奇台县,北京市的顺义区,广东省的深圳市,重庆市等地,均有雒氏族人分布。
  3、郡望堂号
  (1)郡望:广饶县
  (2)堂号:广饶堂:以望立堂,亦称东海堂。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1-14 17:04
雒字为姓,早于汉代。可考之人,首推雒陶。《古今人表》上说雒陶是舜时人(也有人认为系雄陶之误)。汉代有雒功、雒林,《印薮》中收有他们的名章。南北朝何承天著《姓苑》,雒、骆、络并列其中。北宋大中祥符元年陈彭年等奉敕重修《切韵》(又名《广韵》),其铎部提到:雒姓,骆络雒并出《姓苑》。明朝杨慎著《稀姓录》其中《十乐》篇中写到:雒,秦中有此姓。查《清明进士录》,有雒姓六人:雒遵(嘉靖进士,尚宝卿)、雒昂(右副都御史)父子,三原人,雒于仁(泾阳或三原人)雒宗昂,(咸丰时靖远人),另山东河南各一。巫声惠编著的《中华姓氏大典》援引明凌迪知撰《万姓统谱》与《氏族典.五三五》,还提到几位明朝人:雒佥,洪武佥都御史;雒守一,三原人,进士学正;雒铭,三原人,弘治进士;雒应吉,泾阳人,大理评事;雒有信,祁县人;雒任重,垫江人,万历进士。湖北陈士元撰《姓觿》(1566年)其中《十乐》篇中写到:雒,国名纪,雒国,任姓,或作络、洛。可见,雒、络、洛可能同源于古雒国。追答1.“雒陶”最早见于先秦名相商鞅之师著作《尸子》:“舜事亲养老,为天下法。其游也,得六人,曰雒陶、方回、续身、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皆一国之贤者也。”班固《前汉书》亦有记载。
明顾从德撰书,收有汉代雒功、雒林的名章。南北朝何承天著《姓苑》,雒、骆、络并列其中。明朝杨慎著《稀姓录》中记载:雒,秦中有此姓。湖北陈士元撰写关于姓氏的书,其中也提到雒姓。
2.另有一种考证称,雒姓源于嬴姓,出自古代北雒河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也有称,雒姓源于蚕丛氏,出自古代安南瓯雒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追问还有吗?追答没有啦!能找到的都发给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