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环境噪音治理方案谁有?

答案:4  悬赏:60  
解决时间 2021-10-17 00:02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10-16 19:18
环境噪音治理方案谁有?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0-16 20:11
这个,一般要看您工厂主要设备的环境情况,以及噪声源的特点来说的,
对于单声源降噪,用屏障隔声等方法,而多数的工业场所噪声主要噪声源较多、声场复杂,要通过综合的降噪设计和科学的计算方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噪声治理首选福建朗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噪声治理产品研发、生产及噪音治理工程设计、施工10年。公司主要设计、生产、销售噪声治理、噪音治理、噪声控制、噪声处理、隔音降噪、声屏障等消声、吸声、隔声的配套声学产品,并承接各类噪声治理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大型声学实验室工程的设计及施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10-16 23:09
  环境噪声治理方案如下:   1.运用技术措施防治噪声污染   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噪声,制订不同的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对消声、隔声、减振等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制订技术规范,指导和规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和工程建设活动,保证噪声污染防治工程和设施建设质量,发挥防噪降噪的作用。   2.营造隔音林   为了减小噪声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隔声和吸声。在马路两旁种树;在建筑物中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夹层结构,也会起到很好的隔声效果。为消除噪声,常用的吸声材料主要是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穿孔吸声板等。材料的吸声性能决定于它的粗糙性、柔性、多孔性等因素。   3.运用规划手段防治噪声污染   规划是噪声污染防治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的许多噪声污染问题都是由于过去不合理的规划造成的,或者说是在规划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噪声污染因素而产生的。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注重区域功能布局,从空间地域上避免噪声对可能影响对象的污染,应作为今后噪声污染防治的首选措施。   4.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   城市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区域噪声源种类和强度的增加,但是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旧区改造、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与改造,都为改善城市区域声环境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以及完善的、分工合理的道路系统是整个城市区域具有良好声环境的前提。   5.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管理法规   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噪声控制和管理法规是保证城市宁静环境的重要措施。交通噪声源噪声级别高且流动性大,污染范围广。加宽道路、以立交桥代替平面交叉、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强化对机动车的禁鸣管理、限制车速、在交道口处安置测声器和数字显示器等措施,均可以降低交通噪声级。另外,由于有些居住区的环境噪声级已接近甚至高于工业、建筑施工噪声,亦必须有管理办法严加控制,其中包括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意识、社会公德的教育。   6.单体建筑设计和技术措施   从声环境质量考虑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单体建筑物的设计,乃至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材料和构造,都可以防止或减弱噪声干扰。   7.声屏障的应用   声屏障技术在降噪应用中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了避免和减少交通噪声的干扰,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障壁建筑物和优化的土地使用规划来达到降噪的效果。声屏障在日本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至1993年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的隔声屏障总长度为3300km。根据靠近道路的具体位置对噪声影响的预计所确定的屏障高度一般为3m~5m。   8.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采用技术手段控制噪声   噪声的传播一般分为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3个阶段。传播途径包括反射、衍射等形式的声波行进过程。控制噪声就是在噪声到达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声、吸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建筑布局等措施,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或设置障碍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用,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根据噪声传播的3个阶段,可分别采用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在传输途径上控制噪声、接受点阻止噪声的途径控制噪声。
  • 2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10-16 22:49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噪音控制的内容包括: ①控制噪声源。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②阻断噪声传播。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多栽树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当然,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库房或少有人去车间或空旷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总之,对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性质与不同持续时间的噪音,应有一定的区别。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