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可以帮我介绍一下潍坊的风筝,萝卜,年画,剪纸吗?谢谢

答案:1  悬赏:70  
解决时间 2021-10-18 08:19
  • 提问者网友:孤凫
  • 2021-10-18 00:43
可以帮我介绍一下潍坊的风筝,萝卜,年画,剪纸吗?谢谢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慢性怪人
  • 2021-10-18 02:10
中国的风筝艺术,不仅因民俗文化传统的悠久而源远流长,而且因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而各有千秋。风筝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民族,与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的艺术体系。有潍坊风筝,北京风筝,天津风筝,南通风筝,安徽风筝,吉林风筝,江南风筝,台湾风筝等等不同派。

潍坊风筝同潍坊民间艺术泥塑,刺绣,首饰,木版年画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映成辉,是民间艺术的姊妹之花。潍坊风筝自宋代开始流行民间,明代更加普及。潍坊风筝,是地方性和艺术传统的结合,又是实用性和美的结合。它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的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活泼的气韵,扎制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尝试,不断创新,特别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艺,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个流派可以用三种基本造型,三个分支流派,十一名家来概括。

潍坊萝卜之传统名谓“潍县萝卜”,因源于老潍县。老潍县是现在潍坊市潍城区和奎文区的一部分。据说,潍县萝卜种子拿到外地种植,结果都不成。究其原因,水土异也。更有传言,潍坊萝卜仅一小块地而已。

然而,据有关人士考证,潍县萝卜有上乘精品。其产地谓:“北宫后、北宫前,郭家庄子、刘家园。”所谓北宫后、前,即北宫的北、南方向;郭家庄在北宫东,刘家园在北宫西。也就是说,围绕北宫一带的土地出产的萝卜,是上乘精品。北宫原址,在现今的潍坊第一职业中专一带。 潍坊萝卜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品种也形成了大缨、小缨和二缨3个品系。3个品系的特征基本相似,叶均属花叶型,每叶有裂叶8-10对,叶色深绿。

肉质根均呈圆柱形,地上部占全长四分之三,为青绿色,地下部占四分之一,为白色,这便是潍县萝卜与其他

品种的区别。

上乘精品潍县萝卜,个高六寸,直径寸半,其樱叶绿色,外皮黑绿色,尾部白色,内瓤青绿,绝无白糠花,清香,汁多且甜,皮微辛,甚是可口。潍县萝卜既可做蔬菜,也可生食。做菜凡炒、拌、炖、腌均可,为当地秋、冬、春三季主要蔬菜之一。当地人喜爱生吃,家中来客常以烟、茶、萝卜招待。经常食用有去痰、清热解毒、健脾理气、助消化等功能。当地有“吃萝卜喝茶,不用找医生把药拿”之说,潍县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确有保健作用。又有“吃萝卜喝茶,气的大夫蹽街爬”的戏言, 也道出了潍坊萝卜的医用功效。

潍坊萝卜有很多的吃法,艺术的吃法当属生吃。“萝呗(卜)了---又脆又甜啊----”,“先尝后买---不脆不甜不要钱啰---”的吆喝叫卖声,不绝入耳。切割萝卜也很有一番讲究。先将洁净的小块白布摊于膝盖,一手握住萝卜,另手持小刀,将萝卜底部抵住膝盖,自上至下的割开,刀茬笔直,一般呈六瓣状,底部不得散开。切割时那脆生生的声音,颇为悦耳。更有技艺高者,并不将萝卜抵住膝盖,而是一手掂旋萝卜,另手快速下刀,悬空切割。割完后,用手一拍,只听“啪”的一声,切开的萝卜象一朵绽开的翠绿的花,且正中留有长条散状萝卜心,酷似花芯,惹得围观者直叫好,其生意也忒红火。萝卜也就吃到了极处。

潍坊年画题材丰富,画面充满粗犷豪放、勤劳幽默的民风。

背景介绍:过年贴年画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在我国的民间已经流行近千年了。年画的题材一般都是反映百姓生活的比如说福、禄、寿、禧、农事耕作等等,由于年画根植于民间,活跃于民间,其画面表现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创于明末,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期,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风行黄河下游一带。其中最大的东大顺画店拥有画版300多套,年制画百万余张。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3大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兴于清朝,重喜庆、浓彩、实用,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根据农民点缀生活环境的实际需要,主要有大门画、房门画、福字灯、美人条、站童、爬童、月光等,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潍坊年画的特点。包括几种颜色、钩线和色彩处理的几种关系,包括这种简练、明快的风格,大胆的使用色彩,后来我又接触了,年画加,形成了我现在这种重彩写意的风格。从小我受到父亲对生活、绘画、收藏、考古兴趣的影响,我母亲是陈家的后代,对毛公鼎、万印楼的印象十分深刻,潍坊作为一种文化滋养对我的艺术追求、艺术爱好的重要。
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有神像类、门神类、美人条、金童子、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诸如吉祥如意、欢乐新年、恭喜发财、富贵荣华、年年有余、安乐升平等,像亲人的祝福、似好友的问候,构成了农民新春祥和欢乐,祈盼富贵平安的特点。“巧画士农工商,描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轶事”。杨家埠年画主要内容包括6大类,即过新年、结婚、农忙等风俗类,年年发财、金鱼满堂等大吉大利类,门神、财神、寿星、灶王等招福辟邪类,包公上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传说典故类,打拳卖艺、升官图等娱乐讽刺类,三阳开泰、开市大鸡、四季花鸟等瑞兽祥禽花卉风景类。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也别具特色。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
杨家埠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
兴盛时,刚进入秋季,各路画商就云集杨家埠。晚上,大街两旁张灯结彩,年画挂满街头。每年前来选购画作的商人达5000多人。当时,卖画兴唱小段,最流行的唱词有:“一进门来苏东坡,坐下韩信问肖何。不是本号不赊账,如今要账太罗嗦。赊账如同三结义,要账就像请诸葛。”
土生土长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一步步走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1983年春节,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杨家埠年画。同年,杨家埠年画赴美洲、欧洲、非洲的9个国家巡回展览。1987年,民间艺人杨福元应邀到新加坡作木版年画的画、刻、印表演。到20世纪90年代,一批杨家埠年画艺人前后前往巴西、日本等国家作现场表演,深受好评。2002年,具有200年历史的“同顺德”画店的正宗传人、76岁的年画民间艺人杨洛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杨洛书18岁即开始木版画创作,其《水浒传》、《帝王图》、《西游记》等无不构图奇妙,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且乡土气息浓郁,深受人们喜爱。如今,一个只有310户、1150口人的小村庄杨家埠,年制作的木版年画却达2000余万幅,远销全国各地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山东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上,杨家埠成了重要一站。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100多套年画佳品,可目睹自明代以来的各种各样的年画制作工具、原版,还可现场观看充满神秘色彩的年画制作工艺。

剪纸,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据记载,明洪武初年,朱元璋颁旨移民,大批江南、江北的移民迁于高密。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使高密剪纸集江南玲珑剔透与江北淳朴浑厚于一身,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其巧妙的构思,稚拙的造型,刚劲的线条,盎然的意趣而技压群芳,独树一帜,饮誉海外,成为民间艺术爱好者收藏之珍品。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象征性强,造型朴实夸张,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其中有不少诸如《十二生肖图》、水浒《一百单八将》、《百牛图》的上品。尤其是动物剪纸,构思浪漫而不失真,造型严谨而不拘泥。97'牛年全国生肖邮票图案即从高密民间剪纸中所选。1994年高密被评为“全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其剪纸已被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及国内诸多民间艺术爱好者所收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